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一、信息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三、信息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 第19页 |
四、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0-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五节 论文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 第23-24页 |
一、论文难点 | 第23页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24-26页 |
一、农村信息化 | 第24-25页 |
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农村信息化水平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第26-30页 |
一、农村信息化促进农业技术创新 | 第26-27页 |
二、农村信息化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 | 第27-28页 |
三、农村信息化促使减少信息不对称并降低交易风险 | 第28-29页 |
四、农村信息化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 | 第30-44页 |
第一节 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 | 第30-36页 |
一、建立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二、农村信息化指标统计性描述 | 第32-36页 |
第二节 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 | 第36-42页 |
一、信息化水平测算方法 | 第36-38页 |
二、农村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测算 | 第38-42页 |
第三节 农村信息化水平指数变动趋势及区域性差异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第44-53页 |
第一节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 第44-47页 |
第二节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一、变动趋势分析 | 第48-50页 |
二、区域差异分析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农村信息化水平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3-65页 |
第一节 模型建立和变量选取 | 第53-56页 |
一、建立模型 | 第53-54页 |
二、选取变量 | 第54-56页 |
第二节 估计方法 | 第56-57页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第57-65页 |
一、农村信息化水平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二、农村信息水平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59-61页 |
三、农村信息水平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 第61-63页 |
四、影响效应分析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5-6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66-68页 |
一、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 第66页 |
二、大力培养农村信息化人才 | 第66-67页 |
三、利用信息化扶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 第67页 |
四、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发挥农村信息化优势作用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