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地理环境与稼轩词创作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8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述第10-12页
        (一) 地理与地理环境第10页
        (二) 文学地理第10-11页
        (三) 历史地理与区域地理第11-12页
    第二节 辛弃疾及辛词研究综述第12-13页
    第三节 辛词地理研究综述第13-18页
        (一) 文学地理与词地理研究概况第13-15页
            1. 文学地理研究第13-15页
            2. 词地理研究第15页
        (二) 辛词地理学研究概况第15-16页
        (三) 本论文研究说明第16-18页
第二章 辛词地理区域观第18-78页
    第一节 齐鲁词第20-25页
        (一) 齐鲁时的基本活动第20-21页
        (二) 齐鲁词的地域特点第21-25页
            1. 忠君爱国的主题内容第21-23页
            2. 尚功尚武的少年英雄形象第23-25页
    第二节 吴楚词第25-44页
        (一) 吴楚时的基本活动与生活第25-27页
            1. 基本活动第25-26页
            2. 应酬生活第26-27页
        (二) 吴楚词的地域特点第27-35页
            1. 战事、怀古主题第27-30页
            2. 湖光粼粼的空间场景第30-31页
            3. 独特丰富的物象景观第31-33页
            4. 忧愁明媚的感情基调第33-35页
        (三) 重要地理空间第35-44页
            1. 建康第35-39页
            2. 京口第39-42页
            3. 滁州第42-44页
    第三节 江西词第44-67页
        (一) 江西时的基本活动与生活第44-51页
            1. 基本活动第44-45页
            2. 亲友生活第45-51页
        (二) 江西词的地域特点第51-59页
            1. 闲居、咏物、说理主题第51-57页
            2. 山溪幽深的空间场景第57-58页
            3. 田间山水等物象景观第58-59页
        (三) 重要地理空间第59-67页
            1. 隆兴第59-61页
            2. 上饶带湖第61-63页
            3. 铅山瓢泉第63-67页
    第四节 七闽词第67-72页
        (一) 七闽时的基本活动第67页
        (二) 七闽词的地域特点第67-72页
            1. 仕隐矛盾的抒写第67-70页
            2. 百感交集的感情基调第70-71页
            3. 新鲜新奇的物象景观第71-72页
    第五节 两浙词第72-76页
        (一) 两浙时的基本活动第72页
        (二) 两浙词的地域特点第72-76页
            1. 杭州词第72-75页
            2. 会稽词第75-76页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三章 辛词地理整体观第78-86页
    第一节 自然风景中寻心灵慰藉第78-80页
    第二节 人文风情中求情感寄托第80-86页
        (一) 语言艺术的影响第80-81页
        (二) 民风民俗的展现第81-82页
        (三) 历史名人的寄托第82-86页
            1. 孙权第83-84页
            2. 陶渊明第84-86页
第四章 地理敏感的原因第86-91页
    第一节 时代学术风尚第86-87页
    第二节 社会政治局势第87-88页
    第三节 个人身世遭际第88-91页
结语第91-93页
附录: 辛词的区域分类统计第93-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存量房买卖网签法律效力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