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 | 第10-13页 |
1.1 拉曼光谱概述 | 第10页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原理 | 第10-11页 |
1.3 SERS基底的构建规则 | 第11-12页 |
1.4 SERS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 第12-13页 |
2.分子印迹技术 | 第13-16页 |
2.1 分子印迹技术概况 | 第13页 |
2.2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2.3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 第14-15页 |
2.4 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 第15页 |
2.5 静电纺纳米纤维 | 第15-16页 |
3.内分泌干扰物 | 第16-19页 |
3.1 内分泌干扰物概述 | 第16-17页 |
3.2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类内分泌干扰物概述 | 第17页 |
3.3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3.4 PAEs的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9页 |
4.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9-20页 |
4.2 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HEPES还原法制备金纳米颗粒 | 第22-32页 |
1.实验内容 | 第22-24页 |
1.1 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1.2 实验方法及流程 | 第23-24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2.1 形貌表征 | 第24-25页 |
2.2 制备条件对金粒子尺寸的影响 | 第25-31页 |
3.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MINF)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32-43页 |
1.实验内容 | 第32-34页 |
1.1 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1.2 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第33页 |
1.3 纳米纤维膜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33-34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4-35页 |
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5-36页 |
2.3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36-42页 |
3.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金-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增强基底膜的制备及SERS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3-63页 |
1.实验内容 | 第44-46页 |
1.1 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1.2 金-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增强基底膜(Au-MINF)的制备 | 第45页 |
1.3 Au-MINF吸附性能研究 | 第45页 |
1.4 Au-MINF的特异性吸附性能 | 第45页 |
1.5 Au-MINF和MINF的SERS活性对比 | 第45-46页 |
1.6 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 | 第46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2.1 金-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增强基底膜(Au-MINF)的表征 | 第46-47页 |
2.2 Au-MINF吸附性能 | 第47-48页 |
2.3 Au-MINF的特异性吸附功能 | 第48页 |
2.4 Au-MINF和MINF的SERS活性对比 | 第48-49页 |
2.5 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 | 第49-55页 |
2.6 响应面结果验证分析 | 第55-56页 |
3.基于Au-MINF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SERS检测 | 第56-61页 |
3.1 DMP的SERS最低检测浓度 | 第56页 |
3.2 基于拉曼特征光谱分析溶液中DMP含量 | 第56-61页 |
4.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1.结论 | 第63-64页 |
2.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