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光纤探针技术简介 | 第10-13页 |
| 1.1.1 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 1.1.2 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 1.2 光通信与传感系统中光纤探针的应用及技术发展 | 第13-17页 |
| 1.2.1 光纤耦合技术 | 第13-16页 |
| 1.2.2 光纤传感技术 | 第16-17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分段阶梯串联法分析 | 第20-34页 |
| 2.1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分段阶梯串联法 | 第20-30页 |
| 2.1.1 芯-包双层模型的模式分析 | 第20-23页 |
| 2.1.2 芯-包-空气三层模型的模式分析 | 第23-27页 |
| 2.1.3 纤芯-空气双层模型的模式分析 | 第27-30页 |
| 2.2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模式求解 | 第30-3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改进的本征模展开法 | 第34-42页 |
| 3.1 改进的本征模展开法 | 第34-36页 |
| 3.1.1 本征模展开法 | 第34-36页 |
| 3.1.2 阶梯划分的动态优化 | 第36页 |
| 3.2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建模 | 第36-41页 |
| 3.2.1 结构模型 | 第36-38页 |
| 3.2.2 结构分区 | 第38-39页 |
| 3.2.3 仿真建模 | 第39-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光波模式分析 | 第42-52页 |
| 4.1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中的模式 | 第42-45页 |
| 4.1.1 大曲率半径球形探针的模式 | 第42-43页 |
| 4.1.2 小曲率半径球形探针的模式 | 第43-45页 |
| 4.2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中的模式耦合 | 第45-48页 |
| 4.2.1 区域D中模式耦合 | 第45-47页 |
| 4.2.2 区域S中模式耦合 | 第47-48页 |
| 4.3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中光波模式演变规律 | 第48-50页 |
| 4.3.1 一、二阶包层模场分布 | 第48-49页 |
| 4.3.2 高阶模场分布 | 第49-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光波传输分析 | 第52-58页 |
| 5.1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光波传输过程仿真分析 | 第52-56页 |
| 5.1.1 纵向电磁波演变 | 第52-54页 |
| 5.1.2 横向电磁波演变 | 第54-56页 |
| 5.2 传输功率分析 | 第5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测试与分析 | 第58-64页 |
| 6.1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测试分析 | 第58-59页 |
| 6.2 单模光纤球形探针构成A级跳线的测试分析 | 第59-63页 |
| 6.2.1 三维形貌测量 | 第59-61页 |
| 6.2.2 插入损耗与回波损耗测试 | 第61-63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64-65页 |
| 7.2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