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概述 | 第19-29页 |
2.1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1.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 第19页 |
2.1.3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 第19-21页 |
2.1.4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 第21页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21-23页 |
2.2.1 平衡计分卡概念 | 第21页 |
2.2.2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 第21-23页 |
2.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 第23-27页 |
2.3.1 Kaplan预算管理模式 | 第23-24页 |
2.3.2 改进的Kaplan预算管理模式 | 第24-25页 |
2.3.3 平衡计分卡、KPI和预算整合模式 | 第25-27页 |
2.4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 | 第27-29页 |
第三章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第29-37页 |
3.1 X公司简介 | 第29页 |
3.2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 第29-34页 |
3.2.1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3.2.2 X公司全面预算编制模式 | 第30-31页 |
3.2.3 X公司全面预算编制方法 | 第31-32页 |
3.2.4 X公司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 第32-33页 |
3.2.5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反馈机制 | 第33-34页 |
3.3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3.3.1 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 第34页 |
3.3.2 预算的编制缺乏战略指导 | 第34页 |
3.3.3 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灵活性 | 第34页 |
3.3.4 预算的编制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关注 | 第34-35页 |
3.3.5 员工对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 第35页 |
3.3.6 预算的执行控制和反馈机制不合理 | 第35-37页 |
第四章 X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 第37-51页 |
4.1 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39页 |
4.1.1 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预算管理的相互完善 | 第37页 |
4.1.2 公司管理层角度的平衡计分卡应用 | 第37-38页 |
4.1.3 公司职能部门角度的平衡计分卡应用 | 第38-39页 |
4.1.4 公司员工角度的平衡计分卡应用 | 第39页 |
4.2 X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流程 | 第39-41页 |
4.3 确定X公司战略目标 | 第41-43页 |
4.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目标分解 | 第43-44页 |
4.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关键预算指标的选取编制 | 第44-46页 |
4.6 优化全面预算编制体系 | 第46-48页 |
4.6.1 优化预算编制方法 | 第46页 |
4.6.2 优化全面预算编制内容 | 第46-48页 |
4.7 X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与控制 | 第48-49页 |
4.8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标准与业绩评价 | 第49-51页 |
4.8.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原则 | 第49页 |
4.8.2 预算目标考核标准 | 第49-50页 |
4.8.3 业绩评价基准 | 第50-51页 |
第五章 X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51-53页 |
5.1 树立公司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 | 第51页 |
5.2 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结构体系 | 第51-52页 |
5.3 严格控制公司预算指标 | 第52页 |
5.4 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 | 第52页 |
5.5 完善公司全面预算执行的监督反馈制度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