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投贷保联动模式助力绿色金融发展--以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2.1 调查法第12-13页
        1.2.2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1.2.3 案例分析法第13页
        1.2.4 比较分析法第13页
    1.3 解决的问题第13页
        1.3.1 预期目标第13页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3页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3-15页
        1.4.1 研究对象的新颖性第13页
        1.4.2 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第13-14页
        1.4.3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论第14-15页
第二章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第15-20页
    2.1 绿色金融的概念第15页
    2.2 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第15-17页
        2.2.1 国际上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第15-16页
        2.2.2 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第16-17页
    2.3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7-19页
        2.3.1 国家层面:绿色金融的监管制度尚需完善,配套政策亟待加强第17-18页
        2.3.2 商业银行层面: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矛盾突出第18页
        2.3.3 绿色企业层面:“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第18页
        2.3.4 担保机构层面:项目风险与保费收益不成比例第18-19页
    2.4 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绿色金融融资模式分析第20-24页
    3.1 不同生命周期的绿色企业融资方式比较第20-21页
        3.1.1 创立阶段第20页
        3.1.2 扩张阶段第20页
        3.1.3 成熟阶段第20-21页
        3.1.4 整合阶段第21页
        3.1.5 蜕变阶段第21页
    3.2 绿色金融相关领域的融资模式类比第21-23页
        3.2.1 生产设备技改项下的直接融资模式第21-22页
        3.2.2 合同能源管理(EMC)融资模式第22页
        3.2.3 清洁发展机制(CDM)融资模式第22页
        3.2.4 相关问题思考第22-23页
    3.3 小结第23-24页
第四章 绿色金融融资模式下的担保增信第24-28页
    4.1 与世界银行合作的节能环保担保基金运作模式第24-25页
    4.2 与信托公司合作的绿色贷款担保模式第25-26页
    4.3 与上海市合作的受托担保模式第26-27页
    4.4 小结第27-28页
第五章 绿色金融融资模式下催生的投贷保联动第28-30页
    5.1 投贷保联动的概念第28页
    5.2 投贷保联动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第28-29页
        5.2.1 国际上关于投贷保联动模式的发展现状第28页
        5.2.2 国内关于投贷保联动模式的发展现状第28-29页
    5.3 投贷保联动模式的的政策改革和创新第29-30页
第六章 投贷保联动模式搭建第30-36页
    6.1 债权方案设计第30-31页
        6.1.1 基本结构第30-31页
        6.1.2 标的企业的选择标准与评价第31页
    6.2 股权方案设计第31-33页
        6.2.1 基本结构第31-32页
        6.2.2 决策机制第32页
        6.2.3 投资程序第32-33页
        6.2.4 投后管理第33页
        6.2.5 项目退出方式第33页
        6.2.6 收益分配第33页
    6.3 投贷保联动模式搭建第33-34页
    6.4 风险分析第34-35页
        6.4.1 行业风险第34页
        6.4.2 道德风险第34页
        6.4.3 市场风险第34页
        6.4.4 管理风险第34-35页
        6.4.5 股权退出风险第35页
    6.5 投贷保联动模式的的价值分析第35-36页
第七章 投贷保联动模式在绿色金融的实例分析第36-40页
    7.1 案例简述第36页
    7.2 “北银绿色融资平台项目”涉及的投贷保联动框架分析第36-37页
        7.2.1 债权端框架分析第36页
        7.2.2 股权端框架分析第36页
        7.2.3 “北银绿色融资平台项目”已实现投贷保联动的企业案例第36-37页
    7.3 “北银绿色融资平台项目”三家金融中介的综合收益预测分析第37-38页
        7.3.1 债权端收益预测第37-38页
        7.3.2 股权端收入预测第38页
    7.4 项目运行的优势分析第38页
    7.5 小结第38-40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研究第40-44页
    8.1 研究结论第40页
    8.2 对策研究第40-44页
        8.2.1 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第40-41页
        8.2.2 加强金融中介合作,通过“投贷保联动”完善绿色金融领域的风险防控第41页
        8.2.3 加强绿色金融领域人才建设和大数据分析第41-42页
        8.2.4 逐步完善绿色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和制度红利第42页
        8.2.5 加强国际间合作,实现绿色金融的跨越式发展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托管业务操作风险研究
下一篇:奇虎360私有化回归A股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