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2.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5-16页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1.3.1 建筑组群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3 空间句法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4 定量化的农村聚落建筑组群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1-2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2章 湖南地区农村住宅组群空间形态的解析 | 第24-34页 |
2.1 农村住宅组群空间形态的构成因素 | 第24-29页 |
2.1.1 建筑物 | 第24-26页 |
2.1.2 街道 | 第26-27页 |
2.1.3 庭院空间 | 第27-28页 |
2.1.4 外围空间 | 第28-29页 |
2.2 农村住宅组群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2.2.1 自然因素 | 第29-30页 |
2.2.2 经济因素 | 第30页 |
2.2.3 社会文化因素 | 第30-31页 |
2.2.4 政策制度 | 第31页 |
2.3 住宅组群的功能需求 | 第31-32页 |
2.3.1 居住需求 | 第31页 |
2.3.2 生产需求 | 第31页 |
2.3.3 交通需求 | 第31-32页 |
2.3.4 公共交往需求 | 第32页 |
2.4 农村住宅组群空间形态的模式 | 第32-34页 |
第3章 空间句法与建筑组群空间形态的研究 | 第34-41页 |
3.1 空间句法概述 | 第34页 |
3.2 空间句法与建筑组群空间形态 | 第34-36页 |
3.2.1 空间认知与构形 | 第34-35页 |
3.2.2 空间句法对建筑组群空间要素的影响 | 第35页 |
3.2.3 空间句法与建筑组群形态的关联性 | 第35-36页 |
3.3 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原则 | 第36-39页 |
3.3.1 空间句法的原则 | 第36-37页 |
3.3.2 空间结构的量化 | 第37-39页 |
3.4 空间句法在聚落空间领域上的应用 | 第39-41页 |
第4章 湖南地区农村住宅组群空间形态案例的研究 | 第41-54页 |
4.1 株洲市云龙区云田村 | 第41-47页 |
4.1.1 云田村概况 | 第41-42页 |
4.1.2 云田村住宅组群空间的解析 | 第42-47页 |
4.2 邵阳市隆回县崇木凼村 | 第47-54页 |
4.2.1 崇木凼村概况 | 第47-49页 |
4.2.2 崇木凼村住宅组群空间解析 | 第49-54页 |
第5章 湖南地区住宅组群空间形态对比分析及结论 | 第54-62页 |
5.1 研究案例空间形态的对比分析 | 第54-59页 |
5.1.1 住宅组群肌理构成对比分析 | 第54页 |
5.1.2 空间句法的整体特征值对比分析 | 第54-59页 |
5.2 对湖南地区农村聚落空间的优化原则 | 第59-60页 |
5.3 对湖南地区农村聚落空间的优化意见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情况) | 第66-67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