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相关并网技术标准第16页
   ·三相并网逆变系统构成第16-18页
     ·单级式非隔离并网第16-17页
     ·单级式低频隔离并网第17页
     ·两级式高频隔离并网第17页
     ·两级式非隔离并网第17-18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选择第18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输出滤波方式第18-19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第19-22页
     ·电网电压定向控制第20页
     ·直接功率控制第20-21页
     ·虚拟磁链定向控制第21-22页
     ·虚拟磁链直接功率控制第22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调制方法第22-23页
     ·正弦脉宽调制技术第23页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第2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3-25页
第二章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建模第25-35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低频数学模型第25-28页
     ·在ABC 静止坐标系下的低频数学模型第25-26页
     ·在αβ静止坐标系下的低频数学模型第26-27页
     ·在dq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低频数学模型第27-28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高频数学模型第28-32页
     ·在ABC 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8-30页
     ·在αβ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30-31页
     ·在dq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高频数学模型第31-32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分析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与仿真第35-44页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第35页
   ·dq 坐标系下的解耦控制第35-37页
   ·电流环的设计第37-40页
     ·电网电压前馈系数第38页
     ·PI 调节器的设计第38-40页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仿真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三相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和谐波分析第44-64页
   ·空间矢量调制算法第44-52页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的定义第44-45页
     ·扇区的判断第45-47页
     ·相邻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第47-50页
     ·三相PWM 信号的生成第50-51页
     ·空间矢量调制算法仿真第51-52页
   ·并网电流谐波分析第52-63页
     ·低次谐波产生原因第52-59页
     ·低次谐波的抑制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系统设计和实验结果第64-82页
   ·样机设计指标和系统总体结构第64-65页
   ·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第65-72页
     ·主电路功率开关管选取第65页
     ·驱动电路的设计第65-66页
     ·交流电压采样电路第66页
     ·交流电流采样电路第66-67页
     ·保护电路第67页
     ·交流侧滤波电感的设计第67-71页
     ·直流侧电容的设计第71-72页
   ·控制电路的软件设计第72-76页
     ·主程序第72页
     ·周期中断子程序第72页
     ·故障处理子程序第72页
     ·开机缓启动程序第72-73页
     ·并网逆变器的软件锁相第73-74页
     ·数字PI 调节器的实现第74-7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6-81页
     ·独立实验第76页
     ·并网实验第76-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82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8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完成的项目第89-90页
附录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桥LLC-4谐振变换器的研究
下一篇:小功率高功率密度DC/DC模块电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