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退化高寒草甸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变化特征及其机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20页
        1.2.1 草地退化第12-15页
        1.2.2 草地恢复与植物群落结构第15-20页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置第21-23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21页
    2.2 试验设计第21-23页
第一部分 短期封育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第23-67页
    第三章 短期封育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及土壤特征的影响第23-34页
        引言第2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3.1.1 植被和土壤调查第23-24页
            3.1.2 样品处理与分析第24页
            3.1.4 数据分析第24-25页
        3.2 结果第25-31页
            3.2.1 封育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第25-28页
            3.2.2 封育对草地土壤特征的影响第28-31页
        3.3 讨论第31-33页
        3.4 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封育草地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第34-47页
        引言第3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4.1.1 野外采样与样品分析第34-35页
            4.1.2 数据分析第35页
        4.2 结果第35-44页
            4.2.1 植物个体碳氮磷含量及计量比特征第35-41页
            4.2.2 植物个体氮磷回吸收效率及其与绿色体C/N,C/P的关系第41-42页
            4.2.3 立枯物养分特征与绿色体养分及氮磷回吸收效率的关系第42页
            4.2.4 植物养分计量学特征和利用效率在科及功能群水平上的比较第42-44页
        4.3 讨论第44-46页
        4.4 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封育草地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第47-60页
        引言第4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5.1.1 野外采样和样品分析第47-48页
            5.1.2 数据分析第48-49页
        5.2 结果第49-57页
            5.2.1 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第49-50页
            5.2.2 凋落物不同分解阶段其C,N,P含量和C/N,C/P,N/P变化情况第50-52页
            5.2.3 不同物种分解速率k与凋落物品质的关系第52页
            5.2.4 不同水平草地生态系统组分化学计量学特征第52-54页
            5.2.5 物种和群落水平凋落物C、N、P的损失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第54-57页
        5.3 讨论第57-59页
        5.4 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植物群落结构维持的机制第60-67页
        引言第60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6.1.1 植被调查第60-61页
            6.1.2 样品处理与分析第61页
            6.1.3 数据分析第61页
        6.2 结果第61-64页
            6.2.1 植物重要值与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及养分回吸收效率的关系第61-62页
            6.2.2 植物重要值与全年,冷季和暖季分解速率k的关系第62页
            6.2.3 植物重要值与凋落物养分释放关系第62-64页
        6.3 讨论第64-66页
        6.4 小结第66-67页
第二部分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第67-84页
    第七章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第67-84页
        引言第67页
        7.1 材料与方法第67-68页
            7.1.1 植被与土壤调查第67-68页
            7.1.2 样品处理与分析第68页
            7.1.4 数据分析第68页
        7.2 结果第68-80页
            7.2.1 不同草地恢复措施植物群落结构第68-74页
            7.2.2 不同恢复措施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特征第74-77页
            7.2.3 不同恢复措施处理下草地群落结构与养分利用效率及重吸收效率的关系第77-79页
            7.2.4 不同恢复措施处理下草地植物群落结构与全年和冷季分解速率的关系第79-80页
        7.3 讨论第80-83页
        7.4 小结第83-84页
第八章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附表1第93-9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4页
参加课题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新型氧电极研究
下一篇:活血化瘀汤药队及其促骨折愈合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