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设计论文

传统造园手法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传承与嬗变--以苏州青剑湖城市公园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1页
    1.3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框架第15-17页
    1.6 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传统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的相关性研究第18-34页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第18-21页
        2.1.1 传统园林概念解析第18页
        2.1.2 城市公园概念第18-19页
        2.1.3 现代城市公园的兴起第19-20页
        2.1.4 传承与嬗变释义第20-21页
    2.2 传统园林与城市公园的差异性分析第21-23页
        2.2.1 社会背景不同第21页
        2.2.2 服务对象不同第21-22页
        2.2.3 功能需求不同第22页
        2.2.4 技术水平不同第22页
        2.2.5 审美需求不同第22-23页
    2.3 传统造园手法融入城市公园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3-32页
        2.3.1 传统造园手法与城市公园设计概述第23-29页
        2.3.2 传统造园手法与城市公园设计的相关性第29-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传统造园手法应用于城市公园设计案例解析第34-46页
    3.1 国内相关案例分析第34-41页
        3.1.1 厦门园博园之竹园第34-37页
        3.1.2 上海松江方塔园第37-41页
        3.1.3 竹园与方塔园借鉴方式的对比第41页
    3.2 日本传承传统设计案例分析第41-44页
        3.2.1 KOWA建筑绿地第42-43页
        3.2.2 东京国际展览中心绿地第43-44页
        3.2.3 总结第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传统造园手法在苏州青剑湖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传承与嬗变第46-60页
    4.1 苏州青剑湖城市公园功能定位的取舍和扬弃第46-48页
        4.1.1 功能服从设计定位第46-47页
        4.1.2 功能服从现代人使用需求第47页
        4.1.3 功能服从地域文化传承第47-48页
    4.2 苏州青剑湖城市公园空间布局及组织第48-51页
        4.2.1 功能决定空间布局第48-49页
        4.2.2 有机的空间布局方式第49-51页
        4.2.3 空间、功能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组织第51页
    4.3 苏州青剑湖城市公园景观营造及语言的再表达第51-55页
        4.3.1 设计语言的现代表达第51-52页
        4.3.2 景观形态的现代化转变第52-54页
        4.3.3 景观营造意境的延续与转换第54-55页
    4.4 苏州青剑湖城市公园空间尺度的调整第55-57页
        4.4.1 空间尺度的有机放大第55页
        4.4.2 大空间小尺度第55页
        4.4.3 行为与心理对空间尺度的影响第55-57页
    4.5 在继承中创新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苏州青剑湖城市公园设计实践第60-90页
    5.1 设计背景调研第60-63页
        5.1.1 城市背景第60-61页
        5.1.2 文化背景第61-63页
    5.2 设计基地概况第63-66页
        5.2.1 基地位置第63-64页
        5.2.2 基地现状第64-65页
        5.2.3 区位交通第65页
        5.2.4 土壤类型第65页
        5.2.5 水环境状况第65页
        5.2.6 基地优势第65-66页
    5.3 设计创新与定位第66-67页
        5.3.1 人口预测及设计定位第66页
        5.3.2 整体构思第66-67页
        5.3.3 规划目标第67页
    5.4 设计方案第67-90页
        5.4.1 总体规划设计第67-73页
        5.4.2 主要功能区域设计第73-84页
        5.4.3 专项设计第84-87页
        5.4.4 植被设计第87-88页
        5.4.5 驳岸设计第88-9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6.1 青剑湖城市公园设计的结论及启示第90-91页
    6.2 中国当代城市公园设计的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附录A第94-1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56-157页
致谢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糖液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用多孔炭材料
下一篇:多层仿生关节软骨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摩擦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