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N大学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5-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2 研究目的第16页
        1.1.3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3页
        1.2.1 无形资产内涵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2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4 评述第22-23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23-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3.3 创新点第25页
    1.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无形资产概念及相关理论第26-36页
    2.1 无形资产的定义第26-27页
        2.1.1 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第26页
        2.1.2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第26页
        2.1.3 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第26-27页
    2.2 无形资产内容的界定第27-29页
        2.2.1 广义无形资产第27-28页
        2.2.2 狭义的无形资产第28-29页
    2.3 无形资产的特征第29页
        2.3.1 从表现形式上的特征第29页
        2.3.2 从控制主体上的特征第29页
        2.3.3 从作用发挥上的特征第29页
    2.4 无形资产管理的内容第29-31页
        2.4.1 无形资产的开发第29-30页
        2.4.2 无形资产的利用第30页
        2.4.3 无形资产的保护第30-31页
    2.5 高校无形资产概念第31-32页
        2.5.1 高校无形资产的定义第31-32页
        2.5.2 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第32页
    2.6 高校无形资产的分类及价值创造第32-35页
        2.6.1 声誉类无形资产及价值创造第32-33页
        2.6.2 教学类无形资产及价值创造第33-34页
        2.6.3 科研类无形资产及价值创造第34页
        2.6.4 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及价值创造第34-35页
    2.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N大学无形资产及管理现况第36-43页
    3.1 N大学简介第36-37页
    3.2 N大学无形资产情况第37-39页
        3.2.1 N大学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第37-38页
        3.2.2 经费投入情况第38-39页
        3.2.3 人力资源情况第39页
        3.2.4 科技成果情况第39页
    3.3 N大学与江苏高校无形资产总体情况对比分析第39-42页
        3.3.1 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情况对比第40-41页
        3.3.2 无形资产经费投入情况对比第41页
        3.3.3 无形资产科技成果情况对比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N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3-57页
    4.1 N高校无形资产开发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4.1.1 忽视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第43-45页
        4.1.2 校园的品牌文化塑造不到位第45页
    4.2 N高校无形资产利用存在的问题第45-49页
        4.2.1 无形资产专利技术转化率低第45-47页
        4.2.2 对商标权的保护意识弱第47-49页
    4.3 N高校无形资产保护存在的问题第49-56页
        4.3.1 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第49-52页
        4.3.2 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不健全第52-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N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对策第57-67页
    5.1 N高校无形资产开发的对策第57-61页
        5.1.1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意识第57-60页
        5.1.2 树立高校品牌形象第60-61页
    5.2 N高校无形资产利用的对策第61-63页
        5.2.1 加快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第61-62页
        5.2.2 督促高校名称类无形资产的商标注册工作第62-63页
    5.3 N高校无形资产保护的对策第63-66页
        5.3.1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第63页
        5.3.2 优化无形资产核算第63-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总结第67页
    6.2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板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效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以汶川地震全过程跟踪审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