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中铁企业海外EPC工程项目风险问题分析 | 第15-20页 |
2.1 中铁企业海外EPC工程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2.2 中铁企业海外EPC工程项目风险问题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2.3 海外EPC工程项目风险问题暴露的主要管理缺陷 | 第18-20页 |
第三章 EPC模式下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评述 | 第20-25页 |
3.1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相关观点的探讨 | 第20-22页 |
3.1.1 对风险内涵的理解 | 第20-21页 |
3.1.2 对风险管理内涵的把握与认识 | 第21-22页 |
3.2 海外EPC铁路项目风险管理重点和关键事项 | 第22-25页 |
3.2.1 EPC模式的内涵 | 第22页 |
3.2.2 海外EPC铁路项目风险特点浅析 | 第22-23页 |
3.2.3 海外EPC铁路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中铁企业印尼EPC铁路项目风险识别 | 第25-39页 |
4.1 风险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 第25-28页 |
4.1.1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取 | 第25-26页 |
4.1.2 风险识别的过程 | 第26-28页 |
4.2 中铁企业印尼EPC铁路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 第28-38页 |
4.2.1 国家层级风险分析 | 第28-32页 |
4.2.2 市场层级风险分析 | 第32-34页 |
4.2.3 项目层级风险分析 | 第34-38页 |
4.3 印尼EPC铁路项目风险识别结果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印尼EPC铁路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及应对策略 | 第39-53页 |
5.1 适于EPC模式风险评价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 第39-40页 |
5.1.1 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 第39-40页 |
5.1.2 适于EPC模式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40页 |
5.2 基于物元可拓论的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45页 |
5.2.1 物元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1-42页 |
5.2.2 基于AHP方法的权重的确定 | 第42-44页 |
5.2.3 风险等级综合评判 | 第44-45页 |
5.3 印尼EPC铁路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 第45-53页 |
5.3.1 风险应对策略探讨 | 第45-47页 |
5.3.2 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 | 第47-53页 |
第六章 雅万高铁案例分析 | 第53-67页 |
6.1 雅万高铁项目的特点及推进中的困难与问题 | 第53页 |
6.2 构建项目风险指标体系 | 第53-55页 |
6.3 项目风险评价 | 第55-63页 |
6.3.1 确定风险等级域和特征集 | 第55页 |
6.3.2 确定风险经典域与节域 | 第55-56页 |
6.3.3 确定待评风险物元 | 第56-58页 |
6.3.4 确定权重 | 第58-59页 |
6.3.5 确定各层风险关联度并确定风险级别 | 第59-63页 |
6.4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6.5 风险应对措施 | 第64-6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7页 |
7.2 论文的今后研究方向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