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构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2章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概述 | 第13-21页 |
2.1 行业协会自治的概述 | 第13-15页 |
2.1.1 行业协会自治的基本内涵 | 第13-14页 |
2.1.2 行业协会自治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 行业协会自治诉诸软法的原因 | 第15-17页 |
2.2.1 行业协会自治与国家管理的互动 | 第16页 |
2.2.2 行业协会自治的先天不足 | 第16-17页 |
2.3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属性 | 第17-21页 |
2.3.1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理念 | 第17-19页 |
2.3.2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特征 | 第19-21页 |
第3章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之维 | 第21-33页 |
3.1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实践 | 第21-28页 |
3.1.1 基于契约精神的合作行为 | 第22-23页 |
3.1.2 基于信任关系的诚信行为 | 第23-25页 |
3.1.3 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行业协会调解 | 第25-27页 |
3.1.4 作为监督模式的行业协会监督 | 第27-28页 |
3.2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功能与优势 | 第28-33页 |
3.2.1 弥补市场失灵 | 第28-29页 |
3.2.2 降低法治成本 | 第29-30页 |
3.2.3 践行民主精神 | 第30-31页 |
3.2.4 回应治理需要 | 第31-33页 |
第4章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构建及其基本面向 | 第33-41页 |
4.1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程序设置 | 第33-36页 |
4.1.1 “立法”的程序设置 | 第34-35页 |
4.1.2 “执法”的程序设置 | 第35-36页 |
4.2 行业协会自治的软法规范衔接 | 第36-39页 |
4.2.1 效力范围的衔接 | 第36-37页 |
4.2.2 规制功能的衔接 | 第37-39页 |
4.3 行业协会自治制度化目标的软法评估 | 第39-41页 |
4.3.1 遵循法治原则 | 第39-40页 |
4.3.2 给予一定自治空间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