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生物质炭特性及其施用对土壤腐殖质的作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5页
    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生物质炭与黑碳第11-13页
        1.2.2 生物质碳与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第13-14页
        1.2.3 生物质碳与土壤腐殖质第14-15页
第二章 实验室制备生物质炭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第15-20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15-16页
        2.1.1 供试材料第15-16页
        2.1.2 测定方法第16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16-18页
        2.2.1 元素组成及原子摩尔比第16-17页
        2.2.2 DTA第17-18页
    2.3 讨论第18-19页
    2.4 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第20-2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3.1.1 供试材料第20页
        3.1.2 培养试验设计第20页
        3.1.3 测定方法第20页
        3.1.4 统计方法第20-2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1-22页
        3.2.1 添加Bc对土壤pH和CEC的影响第21-22页
        3.2.2 添加Bc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第22页
    3.3 讨论第22-23页
    3.4 小结第23-24页
第四章 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第24-3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4.2.1 添加Bc对玉米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第24-26页
        4.2.2 添加Bc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第26-29页
    4.3 讨论第29页
        4.3.1 添加Bc对玉米苗期养分吸收的影响第29页
        4.3.2 添加Bc对苗期玉米生长的影响第29页
    4.4 小结第29-30页
第五章 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第30-3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5.1.1 供试土壤第30页
        5.1.2 供试材料第30-31页
        5.1.3 培养试验第31页
        5.1.4 测定方法第31页
        5.1.5 统计分析第3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5.2.1 添加Bc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5.2.2 施入生物质炭对土壤FA的影响第32-33页
        5.2.3 施入生物质炭对土壤HA的影响第33-35页
        5.2.4 施入生物质炭对土壤Hu的影响第35-36页
    5.3 讨论第36页
    5.4 小结第36-37页
第六章 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第37-46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6.1.1 供试土壤第37页
        6.1.2 供试材料第37页
        6.1.3 培养试验第37页
        6.1.4 测定方法第37-38页
        6.1.5 统计分析第38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6.2.1 对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光学特性的影响第38-39页
        6.2.2 施入生物质炭对土壤HA元素组成的影响第39-41页
        6.2.3 施入生物质炭对培养试验土壤HA热性质的影响第41-42页
        6.2.4 施入生物质炭对培养试验土壤HA红外光谱的影响第42-44页
    6.3 讨论第44-45页
    6.4 小结第45-4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7.1 结论第46页
    7.2 创新点第46页
    7.3 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附表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秸秆还田方式及年限对土壤肥力及团聚体中有机质结构特征的影响
下一篇:有机物料添加及冻融对黑钙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