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卫星定位单相接地故障定位装置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配电网故障定位理论研究 | 第13-23页 |
2.1 配电网故障分析 | 第13-14页 |
2.1.1 配电网故障类型 | 第13页 |
2.1.2 配电网故障的特点 | 第13-14页 |
2.2 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分析 | 第14-18页 |
2.2.1 稳态分析 | 第14-16页 |
2.2.2 暂态分析 | 第16-18页 |
2.3 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第18-21页 |
2.3.1 稳态量故障分段法 | 第18-19页 |
2.3.2 暂态量故障分段法 | 第19-20页 |
2.3.3 小电流接地故障的行波测距法 | 第20-21页 |
2.4 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原理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单相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系统总体方案 | 第23-29页 |
3.1 单相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系统总体方案 | 第23-24页 |
3.2 无线通信技术 | 第24-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多卫星导航系统及其算法研究 | 第29-35页 |
4.1 多卫星系统定位及授时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4.1.1 GPS系统 | 第29页 |
4.1.2 GLONASS系统 | 第29页 |
4.1.3 北斗导航系统 | 第29页 |
4.1.4 伽利略导航系统 | 第29-30页 |
4.2 向量检测法 | 第30-34页 |
4.2.1 过零检测法 | 第30页 |
4.2.2 小波变换 | 第30-31页 |
4.2.3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31-32页 |
4.2.4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32-34页 |
4.2.5 算法比较分析 | 第3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故障定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第35-49页 |
5.1 故障定位系统硬件设计 | 第35-45页 |
5.1.1 处理器模块 | 第35-39页 |
5.1.2 卫星定位授时模块 | 第39页 |
5.1.3 ZigBee模块 | 第39-41页 |
5.1.4 蓝牙模块 | 第41-43页 |
5.1.5 相量采集模块 | 第43-44页 |
5.1.6 电源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5.2 故障定位系统软件设计 | 第45-48页 |
5.2.1 卫星数据处理程序 | 第45-47页 |
5.2.2 通信程序 | 第47-48页 |
5.2.3 数据处理程序 | 第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故障定位实验测试 | 第49-51页 |
6.1 故障监测软件环境 | 第49页 |
6.2 装置采集数据的误差分析 | 第49页 |
6.3 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实验 | 第49-5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