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1.1.1 理论背景 | 第10-13页 | 
| 1.1.2 父母婚姻质量的相关文献 | 第13-14页 | 
| 1.1.3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文献 | 第14-15页 | 
| 1.1.4 婚姻质量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 | 第15页 |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1.2.1 问题提出 | 第15-16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2 实证研究一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 | 第17-23页 | 
| 2.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17页 | 
| 2.1.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 2.1.2 研究假设 | 第17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2.2.1 被试 | 第17-18页 | 
| 2.2.2 研究工具与方法 | 第18页 | 
| 2.3 研究结果 | 第18-21页 | 
| 2.3.1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总体情况 | 第18-19页 | 
| 2.3.2 不同性别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的比较 | 第19-20页 | 
| 2.3.3 不同年龄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的比较 | 第20-21页 | 
| 2.4 讨论 | 第21-23页 | 
| 3 实证研究二父母婚姻质量的研究 | 第23-34页 | 
|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23页 | 
| 3.1.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3.1.2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3.2.1 被试 | 第23页 | 
| 3.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 第23页 | 
| 3.3 研究结果 | 第23-31页 | 
| 3.3.1 幼儿父母婚姻质量的总体情况 | 第23-24页 | 
| 3.3.2 幼儿父母婚姻质量在母亲学历上的差异 | 第24-27页 | 
| 3.3.3 幼儿父母婚姻质量在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 | 第27-30页 | 
| 3.3.4 幼儿父母婚姻质量在幼儿性别上的差异 | 第30-31页 | 
| 3.4 讨论 | 第31-34页 | 
| 4 实证研究三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分析 | 第34-39页 | 
|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34页 | 
| 4.1.1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 4.1.2 研究假设 | 第34页 | 
| 4.2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 4.3 研究结果 | 第34-36页 | 
| 4.3.1 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总体相关分析 | 第34页 | 
| 4.3.2 父母婚姻质量各维度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 4.3.3 父母婚姻质量各维度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 4.4 讨论 | 第36-39页 |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39-44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 5.2 建议 | 第39-44页 | 
| 5.2.1 提高婚姻质量 | 第39-40页 | 
| 5.2.2 构建和谐家庭 | 第40-42页 | 
| 5.2.3 重视家庭教育 | 第42-44页 | 
| 6 研究反思 | 第44-45页 | 
| 6.1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 | 第44页 |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 7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