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22页 |
1.1 单纯性肥胖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11-14页 |
1.1.1 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制 | 第11-12页 |
1.1.2 现代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和管理办法 | 第12-14页 |
1.2 单纯性肥胖的中医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1.2.1 中医对肥胖病的认识 | 第14-15页 |
1.2.2 肥胖的病因病机 | 第15-16页 |
1.2.3 肥胖的中医治疗方法 | 第16-18页 |
1.2.4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基础研究 | 第18-19页 |
1.3 “靳三针”调神针法的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1.3.1 调神穴组 | 第19-20页 |
1.3.2 针刺手法 | 第20页 |
1.3.3 行针及补泻手法 | 第20-21页 |
1.4 总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2-27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22-23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2.1.2 诊断标准 | 第22页 |
2.1.3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2.1.4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2.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第22-2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分组方法 | 第23页 |
2.2.2 器具选择 | 第23页 |
2.2.3 治疗方法 | 第23-24页 |
2.2.4 意外情况处理 | 第24页 |
2.2.5 异常情况预防 | 第24-25页 |
2.3 疗效观察 | 第25-26页 |
2.3.1 一般资料收集 | 第25页 |
2.3.2 临床观察指标及记录时间 | 第25页 |
2.3.3 疗效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2.4 数据管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7-32页 |
3.1 一般资料观察 | 第27-28页 |
3.2 临床结果观察及分析 | 第28-32页 |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等身体数值变化 | 第28-30页 |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健康总评比较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分析讨论 | 第32-38页 |
4.1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4.1.1 身体数据及单纯性肥胖疗效比较 | 第32页 |
4.1.2 心理症状的量表评分比较 | 第32-33页 |
4.2 选穴依据 | 第33-34页 |
4.2.1 肥三针、脂三针穴组 | 第33页 |
4.2.2 调神穴组 | 第33-34页 |
4.3 运用调神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思路 | 第34-35页 |
4.3.1 调元神和五脏之神 | 第34-35页 |
4.3.2 调气机 | 第35页 |
4.4 调神针法治疗肥胖的机制探讨 | 第35-37页 |
4.4.1 肥胖与情绪障碍的关系 | 第35-36页 |
4.4.2 针灸在肥胖治疗中的心理干预作用 | 第36-37页 |
4.5 关于调神与减肥的个人思考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 | 第45-54页 |
在校论文发表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