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村祠堂与人居环境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页 |
|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 第2章 广东乡村祠堂的发展溯源 | 第17-21页 |
| ·广东宗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17-18页 |
| ·广东祖先崇拜与宗庙的产生 | 第18-19页 |
| ·广东宗族文化特色—祠堂的繁荣 | 第19页 |
| ·广东乡村祠堂的地域特色 | 第19-21页 |
| 第3章 广东乡村祠堂与村落环境 | 第21-50页 |
| ·广东乡村祠堂选址与村落空间组织 | 第21-29页 |
| ·祠堂的选址原则和方法 | 第21-24页 |
| ·广东乡村祠堂的选址与村落布局形态 | 第24-26页 |
| ·以祠堂为中心的空间组织 | 第26-27页 |
| ·祠堂建筑的朝向与村落 | 第27-29页 |
| ·广东乡村祠堂与村落街巷 | 第29-37页 |
| ·广东乡村祠堂的可达性要求 | 第29-30页 |
| ·广东乡村街巷的形态分析 | 第30-34页 |
| ·村落街巷的导向性 | 第34-37页 |
| ·广东乡村祠堂与村落景观 | 第37-50页 |
| ·广东乡村的景观层次 | 第37-38页 |
| ·各景观层次构成要素分析 | 第38-49页 |
| ·祠堂的核心景观地位 | 第49-50页 |
| 第4章 广东乡村祠堂与民居空间的同构性 | 第50-66页 |
| ·祠堂空间的演变 | 第50-54页 |
| ·祠堂空间的萌芽时期 | 第50-51页 |
| ·祠堂空间的发展时期 | 第51-53页 |
| ·祠堂空间的成熟期 | 第53-54页 |
| ·广东乡村中祠堂的主要形式分析 | 第54-62页 |
| ·独立于居室以外的专属祠堂 | 第54-58页 |
| ·由祖先故居演变而来的祠堂 | 第58-62页 |
| ·祠堂与民居空间上的同构性 | 第62-64页 |
| ·空间原型上的同构 | 第62-63页 |
| ·空间布局上的同构 | 第63-64页 |
| ·同构的原因 | 第64-66页 |
| 第5章 广东乡村祠堂的保护与活化 | 第66-72页 |
| ·广东乡村祠堂的保护 | 第66-68页 |
| ·祠堂的没落 | 第66页 |
| ·乡村祠堂的保护概念更新 | 第66-68页 |
| ·广东乡村祠堂的活化 | 第68-72页 |
| ·功能的转变 | 第68-69页 |
| ·新农村建设中"祠堂"的借鉴 | 第69-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