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卫生基础科学论文--卫生毒理论文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长期暴露导致端粒功能障碍造成个体衰老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语第13-15页
前言第15-19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5-17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7-19页
一、POPs暴露对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第19-24页
    1.1 研究对象第19页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页
        1.2.1 材料第19页
        1.2.2 方法第19页
    1.3 结果第19-21页
        1.3.1 调查问卷统计人口学信息的分布特征第19-20页
        1.3.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第20页
        1.3.3 调查问卷统计衰老相关疾病的情况第20-21页
    1.4 讨论第21-23页
    1.5 小结第23-24页
二、POPs暴露对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第24-33页
    2.1 研究对象第24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2.2.1 标本第24页
        2.2.2 主要试剂第24-25页
        2.2.3 主要仪器、设备第25页
        2.2.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5-26页
        2.2.5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3 结果第28-29页
        2.3.1 POPs暴露对基因组DNA损伤的影响第28-29页
    2.4 讨论第29-31页
    2.5 小结第31-33页
三、POPs暴露对端粒的影响第33-55页
    3.1 研究对象第33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3-46页
        3.2.1 标本第33页
        3.2.2 主要试剂第33-34页
        3.2.3 主要材料、设备第34-36页
        3.2.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36-39页
        3.2.5 实验方法第39-46页
        3.2.6 统计学方法第46页
    3.3 结果第46-51页
        3.3.1 POPs对端粒功能的影响第46-47页
        3.3.2 POPs对端粒DNA长度的影响第47页
        3.3.3 端粒长度与人口学特征、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第47-51页
    3.4 讨论第51-54页
    3.5 小结第54-55页
四、POPs暴露对表观遗传学的影响第55-73页
    4.1 研究对象第55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5-65页
        4.2.1 标本第55页
        4.2.2 主要试剂第55-56页
        4.2.3 主要材料、设备第56-57页
        4.2.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57-59页
        4.2.5 实验方法第59-65页
    4.3 结果第65-70页
        4.3.1 POPs暴露对TERRA的转录水平及端粒延长替代机制的影响第65页
        4.3.2 POPs暴露对全基因组LINE-1和亚端粒区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第65-70页
    4.4 讨论第70-72页
    4.5 小结第72-73页
五、POPs暴露对衰老相关通路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第73-83页
    5.1 研究对象第73页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3-76页
        5.2.1 标本第73页
        5.2.2 主要试剂第73页
        5.2.3 主要材料、设备第73-74页
        5.2.4 实验方法第74-76页
        5.2.5 统计学方法第76页
    5.3 结果第76-78页
        5.3.1 POPs暴露对衰老相关通路的影响第76页
        5.3.2 POPs暴露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第76-78页
    5.4 讨论第78-82页
    5.5 小结第82-83页
全文结论第83-85页
论文创新点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10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1-102页
附录第102-108页
综述 端粒长度在慢性氧化应激过程中的评估作用第108-121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15-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个人简历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WF加重小鼠TBI后微囊泡介导的血管通透性改变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不同碘水平背景下孕妇碘营养状况和甲状腺功能人群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