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国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国内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4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的内涵 | 第19-22页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 | 第19-20页 |
·项目后评价的内涵 | 第20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的内涵 | 第20-22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系统理论 | 第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3页 |
·地域分异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现状 | 第24-31页 |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情况 | 第24页 |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相关评价形式 | 第24-27页 |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后评价对象定位缺失 | 第27页 |
·后评价内容单一 | 第27页 |
·后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 | 第27页 |
·后评价基本流于形式 | 第27-28页 |
·后评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 第28页 |
·产生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问题的原因 | 第28-29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起步晚 | 第28-29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难度较大 | 第29页 |
·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重视不够 | 第29页 |
·基于后评价结论的激励机制缺失 | 第29页 |
·完善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第4章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内容与方法 | 第31-36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一般内容 | 第31-32页 |
·项目目标评价 | 第31页 |
·项目过程评价 | 第31页 |
·项目影响评价 | 第31页 |
·项目持续性评价 | 第31-32页 |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重点内容 | 第32-33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方法 | 第33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程序设计 | 第33-36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的组织 | 第33-34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程序 | 第34-36页 |
第5章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42页 |
·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6页 |
·一般财政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8页 |
·土地整治项目与一般项目后评价差别 | 第38页 |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评价指标 | 第38页 |
·影响因素因子的权重 | 第38-39页 |
·湖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指标说明 | 第39-42页 |
·项目建设环境 | 第39-40页 |
·农田改造 | 第40-41页 |
·增减挂钩 | 第41页 |
·村庄整治 | 第41-42页 |
第6章 湖南土地整治项目后评价实证应用 | 第42-49页 |
·实证项目基本情况 | 第42-43页 |
·实证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 第43-45页 |
·项目建设环境 | 第43-44页 |
·农田改造 | 第44页 |
·增减挂钩 | 第44页 |
·村庄整治 | 第44-45页 |
·实证项目后评价结果 | 第45-46页 |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价研究成果应用 | 第46-49页 |
·利用后评价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 | 第46-47页 |
·利用后评价建立土地综合整治激励机制 | 第47-48页 |
·本研究成果推广试用初步设想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