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环境中有机磷农药污染 | 第14-16页 |
1.2.1 环境中农药污染 | 第14-15页 |
1.2.2 农药使用现状和分类 | 第15页 |
1.2.3 有机磷农药污染危害 | 第15-16页 |
1.3 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技术 | 第16-19页 |
1.3.1 气相色谱法 | 第17页 |
1.3.2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 第17页 |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7-18页 |
1.3.4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第18页 |
1.3.5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法 | 第18-19页 |
1.3.5.1 基于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18页 |
1.3.5.2 基于酶催化农药水解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18-19页 |
1.4 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 第19-26页 |
1.4.1 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分类 | 第19页 |
1.4.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酶传感器 | 第19页 |
1.4.3 化学修饰电极 | 第19-23页 |
1.4.3.1 化学修饰电极的预处理 | 第19-20页 |
1.4.3.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1.4.3.3 电极的电化学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1.4.4 AChE传感器及其检测机理 | 第23-24页 |
1.4.5 酶的固定方法 | 第24-26页 |
1.4.5.1 物理吸附法 | 第24页 |
1.4.5.2 包埋法 | 第24-25页 |
1.4.5.3 共价键合法 | 第25页 |
1.4.5.4 共价交联法 | 第25-26页 |
1.5 氮掺杂有序介孔碳 | 第26-28页 |
1.5.1 有序介孔材料 | 第26页 |
1.5.2 有序介孔碳及其制备 | 第26-27页 |
1.5.3 氮掺杂有序介孔碳及制备 | 第27-28页 |
1.6 金纳米粒子及其应用 | 第28-29页 |
1.7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2章 N-OMC/L-cysteine/AuNPs共同修饰的AChE传感器的制备 | 第31-44页 |
2.1 前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32-36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33-34页 |
2.2.3 有序介孔碳的制备 | 第34-35页 |
2.2.4 N-OMC的制备 | 第35页 |
2.2.5 AChE/N-OMC/L-cysteine/AuNPs/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5-36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2.3.1 材料的表征分析 | 第36-39页 |
2.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6-38页 |
2.3.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以及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 第38-39页 |
2.3.2 修饰电极电化学表征分析 | 第39-43页 |
2.3.2.1 电化学阻抗图谱法分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 第39-40页 |
2.3.2.2 循环伏安法分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 第40-43页 |
2.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N-OMC/L-cysteine/AuNPs共同修饰的AChE传感器检测有机磷农药 | 第44-54页 |
3.1 前言 | 第44页 |
3.2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44-47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3.2.3 AChE对对氧磷农药的分析检测 | 第45-46页 |
3.2.4 实际样品分析 | 第46-47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3.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7-49页 |
3.3.1.1 缓冲溶液pH的选择 | 第47页 |
3.3.1.2 电极表面AChE负载量的选择 | 第47-48页 |
3.3.1.3 有机磷农药对酶传感器抑制时间的选择 | 第48-49页 |
3.3.2 传感器再现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 第49-50页 |
3.3.3 测定对氧磷农药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第50-52页 |
3.3.4 蔬菜样品和水体样品中对氧磷农药的测定 | 第52页 |
3.4 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项目 | 第64-65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