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磨料流抛光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磨料流抛光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磨料流抛光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离散元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离散元法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离散元法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固液两相磨料流抛光技术及离散元法理论分析 | 第17-32页 |
2.1 固液两相磨料流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2.1.1 Euler方法和Lagrange方法的分析 | 第17-19页 |
2.1.2 积分变换公式 | 第19-20页 |
2.2 离散元法的磨粒运动 | 第20-30页 |
2.2.1 发生接触的磨粒运动 | 第20-24页 |
2.2.2 抗转动的磨粒接触模型 | 第24-29页 |
2.2.3 单磨粒的阻力特征 | 第29-30页 |
2.4 CFD-DEM耦合理论简介 | 第30-31页 |
2.4.1 CFD-DEM阻力模型 | 第30-31页 |
2.4.2 CFD-DEM升力模型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磨料流抛光夹具设计及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第32-53页 |
3.1 磨料流抛光夹具设计及优化 | 第32-37页 |
3.1.1 磨料流抛光夹具设计 | 第32-34页 |
3.1.2 磨料流夹具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第34-37页 |
3.2 磨料流抛光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第37-51页 |
3.2.1 磨粒与磨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37-38页 |
3.2.2 不同材料的磨粒对壁面碰撞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第38-43页 |
3.2.3 单磨粒不同入射速度对壁面碰撞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第43-45页 |
3.2.4 单磨粒对工件倒圆角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第45-47页 |
3.2.5 单磨粒碰撞工件毛刺的去除机理研究 | 第47-49页 |
3.2.6 单磨粒对壁面滑擦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第49页 |
3.2.7 多磨粒对壁面碰撞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第49-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变口径管CFD-DEM耦合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53-88页 |
4.1 模型的创建、网格划分 | 第53-54页 |
4.1.1 物理模型和流道模型的创建 | 第53-54页 |
4.1.2 流道模型网格划分 | 第54页 |
4.2 流道模型的参数设置 | 第54-55页 |
4.2.1 流道模型在CFD中参数设置 | 第54-55页 |
4.2.2 流道模型在DEM中参数设置 | 第55页 |
4.2.3 流道模型在CFD-DEM中参数设置 | 第55页 |
4.4 四阶变口径管在CFD-DEM耦合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55-72页 |
4.4.1 入口速度对四阶变口径管抛光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6-61页 |
4.4.2 磨料浓度对四阶变口径管抛光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61-67页 |
4.4.3 磨粒粒径对四阶变口径管抛光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67-72页 |
4.5 五阶变口径管在CFD-DEM耦合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72-86页 |
4.5.1 入口速度对五阶变口径管抛光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73-78页 |
4.5.2 入射角度对五阶变口径管抛光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78-8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变口径管磨料流抛光试验研究 | 第88-113页 |
5.1 试验材料选取 | 第88-89页 |
5.1.1 变口径管材料的选取 | 第88页 |
5.1.2 磨粒选取与抛光液的配置 | 第88-89页 |
5.2 试验加工参数选取及试验方案选取 | 第89页 |
5.3 磨料流抛光试验分析 | 第89-90页 |
5.4 四阶变口径管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90-107页 |
5.4.1 四阶变口径管表面粗糙度检测 | 第90-96页 |
5.4.2 四阶变口径管表面形貌检测 | 第96-102页 |
5.4.3 磨料流抛光四阶变口径管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优化参数设计 | 第102-107页 |
5.5 五阶变口径管磨料流抛光前后对比试验分析 | 第107-112页 |
5.5.1 五阶变口径管表面粗糙度检测 | 第107-110页 |
5.5.2 五阶变口径管表面形貌检测 | 第110-11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结论 | 第113-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