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

几类性能良好的纠错码和码本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纠错码在通信中的意义第11-12页
        1.1.2 码本在通信中的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分析第13-17页
        1.2.1 Gray映射与环上纠错码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线性码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常重量码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2.4 循环码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5 码本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7-24页
        1.3.1 广义Gray映射和一类p元码的构造第17-19页
        1.3.2 几类线性码的构造和重量分布的计算第19-21页
        1.3.3 最优常重量码和常复合码的构造第21-22页
        1.3.4 最优循环码的构造第22-23页
        1.3.5 两类循环码的完全重量分布的计算第23页
        1.3.6 最优码本的构造第23-24页
    1.4 预备知识第24-36页
        1.4.1 有限域上的特征及其性质第24-26页
        1.4.2 高斯和第26-28页
        1.4.3 分圆与高斯周期第28-29页
        1.4.4 纠错码第29-32页
        1.4.5 有限域上的二次型第32-33页
        1.4.6 Galois环上的二次型第33-36页
第二章 广义Gray映射和一类p元码第36-47页
    2.1 一类广义Gray映射的推广第36-42页
    2.2 一类(?)_P~k线性迹码及其在Gray映射下的象第42-47页
第三章 几类线性码及其重量分布第47-84页
    3.1 第一类线性码第47-68页
        3.1.1 q=2的情形第48-53页
        3.1.2 一般的q且a=0的情形第53-60页
        3.1.3 一般的q且a=1的情形第60-68页
    3.2 第二类线性码第68-82页
        3.2.1 a=0的情形第69-79页
        3.2.2 a=1的情形第79-82页
    3.3 线性码的一些应用第82-84页
第四章 最优常重量码和常复合码的构造第84-101页
    4.1 指数和的计算第85-92页
    4.2 两类常重量码第92-96页
        4.2.1 a=0的情形第92-95页
        4.2.2 a=1的情形第95-96页
    4.3 一类常复合码第96-98页
    4.4 一些注记第98-101页
第五章 最优循环码的构造第101-127页
    5.1 循环码的汉明重量第102-106页
    5.2 循环码的重量分布第106-127页
        5.2.1 d=1的情形第106-109页
        5.2.2 d=2的情形第109-111页
        5.2.3 d=3的情形第111-120页
        5.2.4 d=4的情形第120-127页
第六章 两类循环码的完全重量分布第127-147页
    6.1 一类指数和的计算第127-130页
    6.2 循环码的完全重量分布第130-138页
    6.3 循环码的完全重量分布第138-147页
第七章 最优码本的构造第147-157页
    7.1 码本的最大相关幅度第147-148页
    7.2 最优码本的构造第148-151页
    7.3 新的最优码本第151-155页
    7.4 一些注记第155-157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57-159页
    8.1 论文总结第157-158页
    8.2 今后工作展望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超声速二元弯曲激波压缩流场的分析、优化与应用
下一篇:异质语言信息群体共识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