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8-10页 |
| 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史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 1.1 受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启发 | 第10-11页 |
| 1.2 对日本“满蒙独立”论的驳斥 | 第11-12页 |
| 1.3 顺应学术界研究东北史地的趋势 | 第12-15页 |
| 2 金毓黻“东北史”观的主要内容 | 第15-26页 |
| 2.1 何谓“东北” | 第15-17页 |
| 2.2 东北民族与中国 | 第17-21页 |
| 2.3 东北之与中国 | 第21-26页 |
| 3 金毓黻“东北史”观与东北史研究的特点 | 第26-33页 |
| 3.1 注重田野考古材料 | 第26-28页 |
| 3.2 赴日、朝搜集东北史地资料 | 第28-30页 |
| 3.3 渤海国史研究 | 第30-33页 |
| 4 金毓黻“东北史”观的作用与影响 | 第33-38页 |
| 4.1 驳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理论基础 | 第33-36页 |
| 4.2 推动东北史学科体系的基本形成 | 第36-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