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肌理语言的艺术特征初探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概念阐述 | 第11-14页 |
一、陶艺肌理 | 第11-12页 |
二、现代陶艺的形成和发展 | 第12-14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陶艺肌理的分类及成因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制作性肌理 | 第16-22页 |
一、泥坯表面制作产生的肌理效果 | 第17-19页 |
二、釉料烧成肌理效果 | 第19-22页 |
第二节 自然性肌理 | 第22-26页 |
一、直接肌理 | 第22-24页 |
二、间接肌理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陶艺肌理语言的表达形式研究 | 第26-37页 |
第一节 陶艺肌理可塑性的形式表达 | 第26-32页 |
一、陶艺肌理中点的形式语言 | 第27-28页 |
二、陶艺肌理中线的形式语言 | 第28-30页 |
三、陶艺肌理中面的形式语言 | 第30-31页 |
四、陶艺肌理中点、线、面结合的表达语言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陶艺肌理中釉料的表达形式 | 第32-37页 |
一、透明与乳浊的釉料肌理 | 第33-34页 |
二、有光和无光的釉料肌理 | 第34页 |
三、结晶和裂纹的釉料肌理 | 第34-35页 |
四、单色和花釉的釉料肌理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现代陶艺肌理语言的感知和艺术特征形成 | 第37-52页 |
第一节 陶艺肌理语言的感知 | 第37-44页 |
一、视觉感知 | 第38-41页 |
二、触觉感知 | 第41-44页 |
第二节 陶艺肌理语言的艺术特征 | 第44-52页 |
一、自然写实的陶艺肌理语言 | 第45-47页 |
二、节奏韵律的陶艺肌理语言 | 第47-49页 |
三、统一和谐的陶艺肌理语言 | 第49-50页 |
四、对比变化的陶艺肌理语言 | 第50-52页 |
第五章 陶艺肌理语言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 第52-63页 |
第一节 《生生不息》创作实例分析 | 第52-59页 |
一、灵感来源与创作思路 | 第52-53页 |
二、创作过程和肌理手法 | 第53-59页 |
第二节 《思绪》创作实例分析 | 第59-61页 |
一、创作思路 | 第59-60页 |
二、制作手法和装饰特征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第一节 主要研究观点和创新点 | 第63页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附录A | 第68-69页 |
附录B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