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车载雷达技术方案介绍 | 第10-12页 |
1.3 汽车防撞雷达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车载防撞雷达的基本原理 | 第18-28页 |
2.1 车载防撞雷达体制选择 | 第18-19页 |
2.2 车载防撞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 第19-25页 |
2.2.1 对称三角形LFMCW雷达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2.2 单周期对称三角形LFMCW雷达的信号分析 | 第20-24页 |
2.2.3 多周期对称三角形LFMCW雷达的信号分析 | 第24-25页 |
2.3 车载防撞雷达的总体设计要求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车载防撞雷达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28-50页 |
3.1 雷达系统的整体结构方案 | 第28页 |
3.2 雷达系统收发天线的设计 | 第28-36页 |
3.2.1 天线指标要求 | 第28-29页 |
3.2.2 微带天线理论 | 第29-31页 |
3.2.3 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36页 |
3.3 雷达系统射频前端的设计 | 第36-38页 |
3.3.1收发芯片SG24 | 第36页 |
3.3.2 射频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38页 |
3.4 中频信号调理模块的设计 | 第38-41页 |
3.4.1 中频信号分析 | 第38-39页 |
3.4.2 中频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3.5 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41-46页 |
3.5.1 TMS320F28335简介 | 第42页 |
3.5.2 TMS320F28335外围电路 | 第42-44页 |
3.5.3 DSP信号采样 | 第44-45页 |
3.5.4 DSP串行通讯 | 第45-46页 |
3.6 调制波发生器的设计 | 第46-49页 |
3.6.1 VCO线性度分析 | 第46-47页 |
3.6.2 调制波发射的实现 | 第47-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车载防撞雷达系统算法研究与设计 | 第50-78页 |
4.1 加窗FFT | 第50-51页 |
4.2 信号累积 | 第51-54页 |
4.3 恒虚警率(CFAR)处理 | 第54-59页 |
4.3.1 CFAR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54-56页 |
4.3.2 单元平均CFAR(CA-CFAR) | 第56-58页 |
4.3.3 选大、选小CFAR(GO、SO-CFAR) | 第58-59页 |
4.4 多目标配对算法研究 | 第59-67页 |
4.4.1 多目标配对问题分析 | 第59-60页 |
4.4.2 MTD-频域配对法 | 第60-62页 |
4.4.3 调制波形交叉配对方法 | 第62-64页 |
4.4.4 改进波形交叉配对方法 | 第64-67页 |
4.5 防撞雷达系统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67-77页 |
4.5.1 系统参数设计 | 第68-69页 |
4.5.2 基于硬件平台算法实现 | 第69-73页 |
4.5.3 室内测试效果 | 第73-75页 |
4.5.4 室外测试效果 | 第75-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