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乘用车座椅模态分析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汽车座椅结构及性能 | 第12-16页 |
1.2.1 座椅结构 | 第13页 |
1.2.2 座椅性能的要求 | 第13-16页 |
1.3 汽车座椅模态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某乘用车座椅的模态分析理论 | 第22-33页 |
2.1 模态分析技术概述 | 第22-25页 |
2.1.1 模态分析的假设和方法 | 第22-23页 |
2.1.2 座椅模态可行性分析 | 第23-25页 |
2.2 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 | 第25-28页 |
2.2.1 有限元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2.2.2 计算模态分析理论 | 第26-28页 |
2.3 试验模态分析理论 | 第28-32页 |
2.3.1 试验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2.3.2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某乘用车座椅计算模态分析 | 第33-43页 |
3.1 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33-34页 |
3.1.1 Hypermesh分析软件 | 第33-34页 |
3.1.2 ABAQUS分析软件 | 第34页 |
3.2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4-36页 |
3.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6-39页 |
3.4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9-40页 |
3.5 计算模态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某乘用车座椅试验模态分析 | 第43-54页 |
4.1 座椅骨架样品试验 | 第43页 |
4.2 试验目的 | 第43-44页 |
4.3 试验方案 | 第44-52页 |
4.3.1 测试系统及流程 | 第44-46页 |
4.3.2 试验条件 | 第46-49页 |
4.3.3 试验仪器 | 第49页 |
4.3.4 模态试验过程 | 第49-50页 |
4.3.5 试验数据的处理 | 第50-52页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某乘用车座椅模态结果对比分析 | 第54-59页 |
5.1 座椅骨架模态振型的对比 | 第54-56页 |
5.2 座椅骨架共振频率对比 | 第56-57页 |
5.3 座椅骨架固有频率的要求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某乘用车座椅共振频率优化研究 | 第59-65页 |
6.1 座椅模态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0页 |
6.2 座椅骨架靠背的优化分析 | 第60-64页 |
6.2.1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第60-61页 |
6.2.2 建立座椅骨架靠背的优化模型 | 第61-62页 |
6.2.3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8页 |
总结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