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Ni2P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加氢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第6-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加氢脱氧、脱硫催化剂第10-12页
        1.2.1 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第10-11页
        1.2.2 贵金属催化剂第11页
        1.2.3 过渡金属磷化物及Ni_2P催化剂第11-12页
    1.3 不同载体的影响第12-15页
    1.4 Ni_2P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第15-17页
        1.4.1 程序升温还原法第15页
        1.4.2 溶剂热法第15-16页
        1.4.3 热解次磷酸盐法第16-17页
    1.5 典型含氧化合物在Ni_2P催化作用下的HDO反应第17-21页
        1.5.1 呋喃类第17-18页
        1.5.2 酚类第18-20页
        1.5.3 酯类第20页
        1.5.4 醚类第20-21页
    1.6 典型含硫化合物在Ni_2P催化作用下的HDS反应第21-23页
        1.6.1 BT的HDS反应机理第21-22页
        1.6.2 DBT的HDS反应机理第22-23页
        1.6.3 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的HDS反应机理第23页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0页
    2.1 概述第25页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25-26页
        2.2.1 实验试剂第25页
        2.2.2 实验设备第25-26页
    2.3 催化剂的制备第26页
    2.4 样品的表征仪器及方法第26-27页
        2.4.1 X射线衍射(XRD)第26-27页
        2.4.2 N_2等温吸脱附第27页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27页
        2.4.4 CO吸附第27页
        2.4.5 透射电镜第27页
        2.4.6 扫描电镜第27页
    2.5 催化剂活性测定方法与条件第27-30页
        2.5.1 实验装置流程第27-28页
        2.5.2 催化剂活性测定反应条件第28页
        2.5.3 产物分析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自还原法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第30-53页
    3.1 初始P/Ni摩尔比的确定第30-31页
    3.2 制备温度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第31-41页
        3.2.1 不同制备温度催化剂的XRD第31-32页
        3.2.2 不同制备温度催化剂的N2等温吸附第32-33页
        3.2.3 不同制备温度催化剂的CO吸附第33页
        3.2.4 不同制备温度催化剂的XPS第33-34页
        3.2.5 Ni_2P/C-400催化剂的SEM第34-35页
        3.2.6 Ni_2P/C-400催化剂的TEM第35页
        3.2.7 不同制备温度催化剂的HDO活性第35-38页
        3.2.8 不同制备温度催化剂的HDS活性第38-40页
        3.2.9 本节小结第40-41页
    3.3 载体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第41-53页
        3.3.1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XRD第41页
        3.3.2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N_2等温吸附第41-42页
        3.3.3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CO吸附第42-43页
        3.3.4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XPS第43-44页
        3.3.5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SEM第44页
        3.3.6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TEM第44-45页
        3.3.7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HDO性能第45-49页
        3.3.8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HDS性能第49-52页
        3.3.9 本节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化碳点的合成及其在Cu2+检测和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下一篇:钯催化肉桂基碳酸酯化合物的烯丙基胺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