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M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1.1 ‘红阳'猕猴桃概论 | 第13-15页 |
1.1.1‘红阳'猕猴桃的优良性状 | 第13-14页 |
1.1.2 ‘红阳'猕猴桃的生长条件和分布 | 第14-15页 |
1.2 ‘红阳'猕猴桃传统育苗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1.2.1 嫁接繁殖方法 | 第15-16页 |
1.2.2 扦插繁殖 | 第16页 |
1.2.3 实生苗繁育 | 第16-17页 |
1.3 猕猴桃的组织培养 | 第17-21页 |
1.4 植物微嫁接技术 | 第21-24页 |
1.4.1 微嫁接的步骤 | 第21-22页 |
1.4.1.1 砧木和接穗的培养 | 第21-22页 |
1.4.1.2 砧木和接穗的准备 | 第22页 |
1.4.1.3 微嫁接 | 第22页 |
1.4.1.4 微嫁接苗的培养 | 第22页 |
1.4.2 微嫁接的优越性 | 第22-23页 |
1.4.3 影响微嫁接嫁接苗成活率主要因素 | 第23-24页 |
1.5 猕猴桃抗性砧木鉴定和抗性砧木筛选 | 第24-25页 |
1.6 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1.6.1 传统育苗方式周期长,很难满足市场对嫁接苗的需求 | 第25页 |
1.6.2 栽培条件下的猕猴桃病虫害变多、抗病能力减弱 | 第25-26页 |
1.6.3 病害种类多 | 第26页 |
1.6.4 虫害种类多 | 第26页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1.8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2章‘红阳'猕猴桃和抗性砧木快繁体系建立 | 第28-44页 |
2.1 外植体的选择 | 第28-30页 |
2.1.1 ‘红阳'猕猴桃外植体的选取 | 第29页 |
2.1.2 外植体的灭菌 | 第29-30页 |
2.1.2.1 自来水冲洗 | 第29-30页 |
2.1.2.2 酒精处理 | 第30页 |
2.1.2.3 氯化汞灭菌 | 第30页 |
2.1.2.4 无菌水漂洗 | 第30页 |
2.1.3 仪器和主要的试剂 | 第30页 |
2.2 MS基本培养基的配制 | 第30-33页 |
2.2.1 几种母液的配制 | 第31-32页 |
2.2.1.1 MS培养基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 第31页 |
2.2.1.2 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 第31-32页 |
2.2.1.3 MS培养基有机母液的配置 | 第32页 |
2.2.1.4 MS铁盐母液配制 | 第32页 |
2.2.2 激素母液的配置 | 第32-33页 |
2.2.2.1 生长素的配制 | 第32-33页 |
2.2.2.2 细胞分裂素配制 | 第33页 |
2.3 培养基的制取 | 第33页 |
2.4 ‘红阳'猕猴桃带腋芽茎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3-39页 |
2.4.1 不同6-BA对外植体'红阳'猕猴桃腋芽萌发影响 | 第33-35页 |
2.4.1.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2.4.1.2 结果和分析 | 第34-35页 |
2.4.2 不同激素配比对增值分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2.1 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35页 |
2.4.2.2 结果和分析 | 第35-36页 |
2.4.3 IBA对‘红阳'猕猴桃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第36-38页 |
2.4.3.1 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2.4.3.2 结果和分析 | 第37-38页 |
2.4.4 驯化、移栽和成活 | 第38-39页 |
2.4.5 讨论 | 第39页 |
2.5 抗性砧木带腋芽茎段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9-44页 |
2.5.1 不同6-BA对抗性砧木抗性试管苗不定芽增值的影响影响 | 第39-41页 |
2.5.1.1 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2.5.1.2 结果和分析 | 第40-41页 |
2.5.2 NAA对‘红阳'猕猴桃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第41-42页 |
2.5.2.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2.5.2.2 结果和分析 | 第42页 |
2.5.3 讨论 | 第42-44页 |
第3章 ‘红阳'猕猴桃和抗性砧木的微嫁接 | 第44-52页 |
3.1 ‘红阳'猕猴桃和抗性砧木高效微嫁接体系的建立 | 第45-51页 |
3.1.1 蔗糖浓度对‘红阳'猕猴桃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1.1.1 材料和方法 | 第45页 |
3.1.1.2 结果和分析 | 第45-46页 |
3.1.2 温度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3.1.2.1 材料和方法 | 第46页 |
3.1.2.2 结果和分析 | 第46-47页 |
3.1.3 暗培养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3.1.3.1 材料和方法 | 第47页 |
3.1.3.2 结果和分析 | 第47-48页 |
3.1.4 嫁接苗的不同的放置方式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3.1.4.1 材料和方法 | 第48页 |
3.1.4.2 结果和分析 | 第48-49页 |
3.1.5 砧木生根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3.1.5.1 材料和方法 | 第49页 |
3.1.5.2 结果和分析 | 第49-50页 |
3.1.6 砧木和接穗的叶片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3.1.6.1 材料和方法 | 第50页 |
3.1.6.2 结果和分析 | 第50-51页 |
3.2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2-54页 |
附图 | 第54-56页 |
附图说明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