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其他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文教用品制造工业论文

新型长尾夹自动装配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长尾夹的背景概述第12-13页
        1.1.2 长尾夹自动化生产的意义第13页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18页
        1.2.1 国内外自动化装配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内外长尾夹自动装配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长尾夹自动装配系统的总体设计第20-42页
    2.1 长尾夹自动装配系统整体布局及主要过程概述第20-22页
        2.1.1 长尾夹自动装配系统整体布局第20-22页
    2.2 把手与夹体整列整型系统的结构设计第22-32页
        2.2.1 把手抖散机构第23-25页
        2.2.2 二级抖散阶梯机构第25-26页
        2.2.3 把手分离导向机构第26-28页
        2.2.4 把手导向运输机构第28-29页
        2.2.5 夹体整列分配机构第29-32页
    2.3 夹体与把手的装配系统第32-39页
        2.3.1 上料和卸料同步机构第32-35页
        2.3.2 把手装配机构第35-39页
    2.4 长尾夹自动装配系统整体图第39-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新型上料和卸料顶开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第42-54页
    3.1 新型上料和卸料顶开机构的设计第42-47页
        3.1.1 现阶段夹紧运送机构与上下料机构的分析第42-45页
        3.1.2 楔形嵌入式长尾夹上下料顶开机构的设计第45-47页
    3.2 新型上料和卸料顶开机构的力学分析第47-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新型驱动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第54-68页
    4.1 新型驱动机构的设计第54-58页
        4.1.1 现阶段驱动机构的分析第54-55页
        4.1.2 曲柄滑块机构运动特点分析第55-57页
        4.1.3 新型驱动机构的设计第57-58页
    4.2 驱动及相关机构的力学分析第58-66页
        4.2.1 上下料同步受力分析第58-60页
        4.2.2 把手装配机构受力分析第60-64页
        4.2.3 驱动电机转矩仿真分析第64-66页
    4.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长尾夹自动装配控制系统设计第68-84页
    5.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68页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68-73页
        5.2.1 主控芯片的介绍第68-69页
        5.2.2 控制系统基本电路的设计第69-72页
        5.2.3 电机控制电路及微动开关的设计第72-73页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73-82页
        5.3.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搭建第73-76页
        5.3.2 驱动程序的开发第76-78页
        5.3.3 应用程序的设计第78-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6章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第84-94页
    6.1 实验平台搭建第84页
    6.2 实验平台调试第84-87页
        6.2.1 上料和卸料单步调试第85页
        6.2.2 夹紧运送单步调试第85-86页
        6.2.3 把手装配单步调试第86-87页
    6.3 关键机构的运动参数与工作效率的测量与分析第87-92页
        6.3.1 上下料与把手装配的位移及分析第87-90页
        6.3.2 工作效率与成功率的测试第90-92页
    6.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7.1 结论第94页
    7.2 创新点第94-95页
    7.3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钾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的剂量效应meta分析
下一篇:阿奇霉素微乳滴眼液的初步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