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前言 | 第14-18页 |
| 1.1 脑出血流行病学现状 | 第14-15页 |
| 1.2 炎症反应与脑出血的关系 | 第15-18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 2.1.1 脑出血组 | 第18页 |
| 2.1.2 对照组 | 第18页 |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8-20页 |
| 2.2.1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 2.2.2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 2.2.3 常用试剂配置 | 第19-20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 2.3.1 血清标本的采集 | 第20页 |
| 2.3.2 血脂、空腹血糖测定 | 第20页 |
| 2.3.3 人血DNA样品的制备 | 第20-21页 |
| 2.3.4 DNA样本浓标化 | 第21页 |
| 2.3.5 DNA样本连接酶检测反应-聚合酶链反应(LDR-PCR) | 第21-24页 |
| 2.3.5.1 LDR-PCR原理 | 第21页 |
| 2.3.5.2 LDR-PCR检测法进行T-1031C(rs1799964)、G-308A(rs1800629)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21-24页 |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24-25页 |
| 3.结果 | 第25-37页 |
| 3.1 T-1031C、G-308A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25-26页 |
| 3.2 CH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 | 第26页 |
| 3.3 T-1031C、G-308A与脑出血的关联分析 | 第26-28页 |
| 3.4 DCH与LH组T-1031C、G-308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 | 第28-29页 |
| 3.5 T-1031C、G-308A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关系 | 第29-30页 |
| 3.6 T-1031C、G-308A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血压水平的关系 | 第30页 |
| 3.7 T-1031C、G-308A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空腹血糖的关系 | 第30-31页 |
| 3.8 脑出血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第31-32页 |
| 3.9 T-1031C、G-308A与深部脑出血的关联分析 | 第32-37页 |
| 3.9.1 DCH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 | 第32-33页 |
| 3.9.2 T-1031C、G-308A与DCH的关联分析 | 第33-34页 |
| 3.9.3 DCH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第34-37页 |
| 4.讨论 | 第37-43页 |
| 4.1 炎症反应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 第37-39页 |
| 4.1.1 TNF-α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 | 第37-38页 |
| 4.1.2 TNF-α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 | 第38-39页 |
| 4.2 T-1031C、G-308A与脑出血的关系 | 第39-41页 |
| 4.3 T-1031C、G-308A与DCH的关系 | 第41页 |
| 4.4 总结 | 第41-43页 |
| 5.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综述 | 第4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