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评估结构及其在教育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2 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评估模型特征 | 第17-26页 |
2.1 原始积累 | 第17-19页 |
2.2 主题汇聚 | 第19-20页 |
2.3 质量评价 | 第20-21页 |
2.4 评估系统 | 第21-23页 |
2.5 数据挖掘 | 第23-25页 |
2.6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囲型评估结构 | 第26-51页 |
3.1 数据状态单元 | 第26-35页 |
3.1.1 异构数据 | 第26-27页 |
3.1.2 异构数据共享平台 | 第27-30页 |
3.1.3 数据清理 | 第30-33页 |
3.1.4 状态展示 | 第33-35页 |
3.2 指标体系单元 | 第35-40页 |
3.3 评估系统单元 | 第40-43页 |
3.3.1 评估系统总体框架 | 第41-42页 |
3.3.2 前期申报子系统 | 第42页 |
3.3.3 网上初评子系统 | 第42-43页 |
3.4 结果反馈单元 | 第43-47页 |
3.4.1 对数据采集的反馈 | 第44页 |
3.4.2 对专家库的反馈 | 第44-45页 |
3.4.3 对指标体系的反馈 | 第45页 |
3.4.4 对评估系统的反馈 | 第45-47页 |
3.5 管理服务单元 | 第47-48页 |
3.6 小结 | 第48-51页 |
第四章“囲”型结构中结果反馈的数据分析 | 第51-63页 |
4.1 奇异值分解SVD对专家评审数据的去噪 | 第51-57页 |
4.1.1 实验背景 | 第52-54页 |
4.1.2 实验算法 | 第54-56页 |
4.1.3 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4.2 多元线性拟合对于专家评分的分数区间估计 | 第57-62页 |
4.2.1 实验背景 | 第58-59页 |
4.2.2 实验算法 | 第59-60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4.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研究工作的创新性 | 第63-64页 |
5.2 研究工作的延展性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