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绪论 | 第9-11页 |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2.“野逸”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 | 第11-15页 |
| 2.1“野”和“逸”的含义 | 第11-12页 |
| 2.2 花鸟画中“野逸”风格的产生和发展状况 | 第12-15页 |
| 3.徐熙花鸟画“野逸”风格的特点 | 第15-19页 |
| 3.1 地域特色 | 第15页 |
| 3.2 思想体系 | 第15-16页 |
| 3.3 绘画形态 | 第16-19页 |
| 4. 徐熙风格对后世花鸟画的影响 | 第19-23页 |
| 4.1 两宋时期呈现出“物境之美” | 第19-20页 |
| 4.2 元代侧重“心境之美” | 第20-21页 |
| 4.3 明清追求“化境之美” | 第21-23页 |
| 5. 当代中国花鸟画发展中对徐熙野逸风格的继承和发展 | 第23-27页 |
| 5.1 借古开今 | 第23-24页 |
| 5.2 现代画坛百家争鸣的呈现 | 第24-26页 |
| 5.3 笔者对“徐熙野逸”风格的浅见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致谢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