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 第13-15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15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一、以不同学科领域为视角 | 第16页 |
二、以不同时期为视角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四节 中国近代以来喇嘛教立法发展 | 第19-22页 |
一、晚清时期 | 第19-21页 |
二、北洋政府时期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喇嘛教立法概况 | 第22-25页 |
第一节 立法机构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法律法规制定过程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喇嘛教立法的内容与特点 | 第25-38页 |
第一节 立法内容 | 第25-36页 |
一、寺庙管理 | 第25-28页 |
二、喇嘛管理 | 第28-36页 |
第二节 立法特点 | 第36-38页 |
一、立法体系化 | 第36页 |
二、法规内容的稳定性 | 第36-37页 |
三、行文的规范性 | 第37页 |
四、立法内容全面,调整范围广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喇嘛教立法的意义 | 第38-42页 |
第一节 促进了喇嘛教和国家宗教管理制度的发展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加强了中央对蒙藏地区的管控 | 第40-41页 |
第三节 保障了社会稳定,增强了蒙藏地区群众的法制意识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喇嘛教立法的经验与历史局限性 | 第42-47页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喇嘛教立法的成功之处 | 第43-46页 |
一、以史为鉴,完善喇嘛教立法 | 第43-44页 |
二、符合法律的基本特征 | 第44-45页 |
三、“因地制宜,缘俗治教”之策略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喇嘛教立法的不足之处 | 第46-47页 |
一、滞后性 | 第46-47页 |
二、阶级性 | 第47页 |
三、矛盾性 | 第47页 |
结语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