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4页 |
1.5 本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第2章 AOS多路复用技术及自相似业务流 | 第17-29页 |
2.1 AOS协议及多路复用模型 | 第17-23页 |
2.1.1 AOS协议简介 | 第17页 |
2.1.2 AOS协议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3 AOS协议的数据单元 | 第18-22页 |
2.1.4 AOS多路复用模型 | 第22-23页 |
2.2 自相似业务流 | 第23-27页 |
2.2.1 自相似的定义 | 第23-25页 |
2.2.2 自相似过程的主要性质 | 第25-26页 |
2.2.3 Hurst参数估计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自相似业务流下AOS多路复用的队列管理算法 | 第29-53页 |
3.1 网络拥塞 | 第29-30页 |
3.2 随机早检测算法 | 第30-34页 |
3.2.1 随机早检测算法的描述 | 第30-31页 |
3.2.2 随机早检测算法的优缺点以及改进 | 第31-34页 |
3.3 基于时间的队列管理算法 | 第34-52页 |
3.3.1 源包模型 | 第35-41页 |
3.3.2 多路复用中的帧生成算法 | 第41-48页 |
3.3.3 基于时间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 第48-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基于反馈的多路复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 第53-81页 |
4.1 虚拟信道调度算法 | 第53-62页 |
4.1.1 传统动态优先级虚拟信道调度算法 | 第53-56页 |
4.1.2 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虚拟信道调度算法 | 第56-59页 |
4.1.3 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边界可移动的虚拟信道调度算法 | 第59-61页 |
4.1.4 几种调度算法的对比 | 第61-62页 |
4.2 基于权重参数的反馈策略 | 第62-71页 |
4.2.1 采用参数调节的反馈策略 | 第62-63页 |
4.2.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3-71页 |
4.3 基于两级丢弃的反馈策略 | 第71-79页 |
4.3.1 丢弃概率的计算 | 第71-74页 |
4.3.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4-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