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0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第2章 ITK与VTK简介 | 第11-17页 |
·ITK简介 | 第11-14页 |
·图像类型与范型编程 | 第11-12页 |
·数据处理流水线 | 第12-13页 |
·内存管理和智能指针 | 第13-14页 |
·VTK简介 | 第14-16页 |
·图像数据集 | 第14-15页 |
·可视化流水线与图形流水线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22页 |
·系统模块划分 | 第17-18页 |
·开发环境 | 第18-19页 |
·项目类型与设置 | 第19页 |
·系统界面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4章 数据管理 | 第22-35页 |
·过程对象封装类 | 第22-25页 |
·类核心成员与类型ID | 第22-24页 |
·输出函数接口 | 第24-25页 |
·过程对象管理 | 第25-26页 |
·CTreeCtrl控件简介 | 第25页 |
·过程对象与CTreeCtrl | 第25-26页 |
·过程对象的更新 | 第26页 |
·渲染对象 | 第26-29页 |
·渲染对象的封装 | 第27页 |
·添加ImageData变量 | 第27-29页 |
·ImageData对象的更新 | 第29页 |
·图像载入 | 第29-34页 |
·ITK的I/O机制 | 第29-30页 |
·VTK读取文件的特点 | 第30-31页 |
·字符集问题 | 第31-32页 |
·文件读取的设计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图像显示 | 第35-51页 |
·VTK中2D图像的显示 | 第35-36页 |
·2D图像显示在系统中的实现 | 第36-39页 |
·窗口初始化 | 第37页 |
·更新显示 | 第37-38页 |
·其它函数 | 第38-39页 |
·三维可视化技术 | 第39页 |
·VTK中的体绘制 | 第39-40页 |
·3D图像显示在系统中的实现 | 第40页 |
·布局类的实现 | 第40-41页 |
·构造与析构函数 | 第40-41页 |
·其它函数 | 第41页 |
·派生类的创建 | 第41页 |
·传递函数Widget | 第41-50页 |
·图形流水线中的交互部分 | 第42-43页 |
·Observer/Command设计模式简介 | 第43-44页 |
·Windows系统下vtkRenderWindowInteractor的实现 | 第44-45页 |
·Widget | 第45-46页 |
·自定义Widget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处理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51-60页 |
·体绘制参数面板 | 第51-53页 |
·直方图 | 第51-52页 |
·使用VTK生成直方图 | 第52-53页 |
·2D显示参数面板 | 第53页 |
·图像分割与配准 | 第53-55页 |
·图像分割 | 第53-54页 |
·图像配准 | 第54-55页 |
·系统中分割与配准的实现 | 第55-59页 |
·CPanelBase的实现 | 第55页 |
·派生类的实现 | 第55-56页 |
·输出处理 | 第56-57页 |
·分割与配准示例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