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9页
1. 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概述第9-17页
    1.1 立法背景第9-10页
        1.1.1 完善刑事立法体系的内在要求第9页
        1.1.2 预防与打击腐败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的现实需要第9-10页
        1.1.3 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必然选择第10页
    1.2 法律规定第10-15页
        1.2.1 适用的案件范围第11页
        1.2.2 适用的对象第11-12页
        1.2.3 适用程序第12-15页
    1.3 设立意义第15-17页
        1.3.1 有利于打击特定的刑事犯罪第15-16页
        1.3.2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没收程序第16页
        1.3.3 有利于加强国际司法协作第16-17页
2.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基本理论第17-21页
    2.1 法理基础第17-19页
        2.1.1 兼顾效率与公正价值第17页
        2.1.2 程序的正当性第17-18页
        2.1.3 财产权的保障第18-19页
    2.2 必要性第19-21页
        2.2.1 腐败程度的严重性第19-20页
        2.2.2 追回外逃官员财产的紧迫性第20页
        2.2.3 突破司法困境的必然性第20-21页
3. 域外相关没收程序考察第21-25页
    3.1 刑民并行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第21-22页
    3.2 对违法所得的保安处分程序第22-23页
    3.3 缺席审判程序第23-24页
    3.4 单独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第24页
    3.5 国外各类没收程序简评第24-25页
        3.5.1 没收程序的便利性第24页
        3.5.2 没收程序的独立性第24-25页
        3.5.3 没收程序对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保障第25页
        3.5.4 没收程序的适用对象第25页
4.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实证研究第25-31页
    4.1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运行现状第26-28页
        4.1.1 总体运行状况概览第26页
        4.1.2 司法实践中两起典型案件的基本情况第26-28页
    4.2 司法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第28-31页
        4.2.1 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存在分歧第28-29页
        4.2.2 违法所得及其涉案财产的范围存在不同理解第29页
        4.2.3 公告与告知的关系不明第29-30页
        4.2.4 犯罪事实是否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对象有分歧第30页
        4.2.5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责任的分配不明确第30页
        4.2.6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不明确第30-31页
5.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完善建议第31-36页
    5.1 明确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第31页
    5.2 利用犯罪所获收益应当认定为违法所得第31-32页
    5.3 厘清公告与告知的关系第32页
    5.4 明确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对象第32-33页
    5.5 明确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责任第33-34页
    5.6 明确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第34-36页
        5.6.1 程序性质并非必然影响到程序证明标准的确定第34-35页
        5.6.2 二元化证明标准的具体构想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个人微博特征的Timeline生成研究
下一篇:SOFC阴极材料La0.7Sr0.3Mn0.5-xCo0.5-yCux+yO3-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