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对外经济关系论文--对外经济合作论文

中欧产业合作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效益测算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7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9-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0页
        1.1.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 文献综述第21-31页
        1.2.1 中欧产业合作内涵文献综述第21-23页
        1.2.2 中欧产业合作模式文献综述第23-28页
        1.2.3 中欧产业合作路径文献综述第28-31页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31-35页
        1.3.1 研究方法第31-32页
        1.3.2 结构安排第32-35页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第35-37页
第二章 产业合作理论分析第37-65页
    2.1 概念界定第37-47页
        2.1.1 产业的界定与分类第37-40页
        2.1.2 合作的内涵第40页
        2.1.3 产业合作的内涵第40-47页
    2.2 产业合作的机制分析第47-51页
        2.2.1 产业合作的微观机制——跨国公司第48-49页
        2.2.2 产业合作的宏观机制——国家层面第49-50页
        2.2.3 产业合作的保障机制第50-51页
    2.3 产业合作的路径第51-55页
        2.3.1 国际贸易路径第51-54页
        2.3.2 国际直接投资路径第54-55页
    2.4 产业合作的模式第55-65页
        2.4.1 以产业组织划分的产业合作模式第55-59页
        2.4.2 以产业结构划分的产业合作模式第59-60页
        2.4.3 以参与主体划分的产业合作模式第60-63页
        2.4.4 以空间结构划分的产业合作模式第63-65页
第三章 中国与欧盟产业发展与结构演进第65-91页
    3.1 欧盟产业发展现状第65-76页
        3.1.1 欧盟产业战略演变第66-68页
        3.1.2 欧盟产业结构演进及特征第68-71页
        3.1.3 欧盟产业发展困境第71-76页
    3.2 中国产业发展现状第76-82页
        3.2.1 中国产业政策演变与结构调整第76-79页
        3.2.2 中国产业发展的困境第79-82页
    3.3 中欧产业合作基础与缘起第82-91页
        3.3.1 中欧产业合作的经济基础第82-85页
        3.3.2 中欧产业合作的政治推力第85-88页
        3.3.3 中欧产业合作新机遇第88-91页
第四章 中欧产业合作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第91-121页
    4.1 贸易路径下的中欧产业合作第91-100页
        4.1.1 中欧贸易发展概况第91-94页
        4.1.2 中欧贸易的特点分析第94-96页
        4.1.3 中欧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96-100页
    4.2 投资路径下的中欧产业合作第100-119页
        4.2.1 欧盟成员国对华直接投资概况分析第100-111页
        4.2.2 中国对欧盟成员国直接投资概况分析第111-117页
        4.2.3 中欧双边直接投资动因实证分析第117-119页
    4.3 研究结论第119-121页
第五章 中欧产业合作地位分析第121-145页
    5.1 中国与欧盟15国产业竞争力分析第121-128页
        5.1.1 中欧产业竞争力文献综述第121-123页
        5.1.2 中欧产业竞争力指标构建第123-125页
        5.1.3 中欧产业竞争力测评结果第125-126页
        5.1.4 结果分析第126-128页
    5.2 中欧产业合作程度测算第128-145页
        5.2.1 理论基础第129-132页
        5.2.2 中国各产业垂直专业化程度分析第132-138页
        5.2.3 中国对欧盟15国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分析第138-142页
        5.2.4 中欧产业合作地位分析第142-145页
第六章 中欧产业合作效益测算研究第145-171页
    6.1 理论基础第147-154页
        6.1.1 产业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第147-151页
        6.1.2 产业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动态均衡路径第151-154页
    6.2 中国与欧盟15国产业合作效益分析第154-161页
        6.2.1 投入产出法模型第155-157页
        6.2.2 数据选择第157-158页
        6.2.3 产业层面合作的双边经济效益分析第158-161页
    6.3 中欧产业合作效益动态分析第161-169页
    6.4 实证结论第169-171页
第七章 中欧产业合作转型与展望第171-185页
    7.1 扩展产业合作领域第171-176页
        7.1.1 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延伸第171-174页
        7.1.2 由双边合作向新的市场空间扩展第174-175页
        7.1.3 由工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均衡合作发展第175-176页
    7.2 创新产业合作模式第176-180页
        7.2.1 由垂直合作向水平-垂直复合型合作转变第177-178页
        7.2.2 由单向线性合作向多向性合作发展第178-180页
        7.2.3 资本合作多元化发展第180页
    7.3 深化产业合作路径第180-183页
        7.3.1 完善陆路运输方式第181-182页
        7.3.2 促进双边投资便利第182-183页
    7.4 中欧产业合作带动亚欧大陆产业融合的设想第183-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93-194页
后记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产业升级技术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