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蛋白降解的研究 | 第11-15页 |
1.1.1 紫花苜蓿青贮过程中的蛋白降解 | 第11-14页 |
1.1.2 蛋白降解对反刍动物营养吸收的影响 | 第14页 |
1.1.3 蛋白降解对单胃动物营养吸收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 蛋白降解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 第15-19页 |
1.2.1 蛋白降解的机制 | 第15-18页 |
1.2.2 影响紫花苜蓿蛋白降解的因素 | 第18-19页 |
1.3 蛋白降解的调控 | 第19-24页 |
1.3.1 晾晒 | 第19-20页 |
1.3.2 添加剂 | 第20-21页 |
1.3.3 混合青贮 | 第21-23页 |
1.3.4 生物技术 | 第23-2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原料特性(品种、刈割期)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27-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2.1.1 试验地概况 | 第27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8-29页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2.2 绐果 | 第30-39页 |
2.2.1 紫花苜蓿原料(品种、刈割期)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30-32页 |
2.2.2 不同品种的紫花苜蓿青贮过程中发酵指标、蛋白降解和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32-39页 |
2.3 讨论 | 第39-41页 |
2.3.1 紫花苜蓿原料(品种、刈割期)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2 不同品种的紫花苜蓿青贮过程中发酵指标、蛋白降解和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不同添加剂处理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43-7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3.1.1 试验地概况 | 第43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43-44页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4-47页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3.2 结果 | 第47-71页 |
3.2.1 添加剂对两个品种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47-50页 |
3.2.2 添加剂对苜蓿青贮过程中发酵指标、蛋白降解和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50-62页 |
3.2.3 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中细菌菌群的影响 | 第62-71页 |
3.3 讨论 | 第71-76页 |
3.3.1 添加剂对两个品种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71-72页 |
3.3.2 添加剂对苜蓿青贮过程中发酵指标、蛋白降解和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72-74页 |
3.3.3 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中细菌菌群的影响 | 第74-76页 |
3.4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紫花苜蓿与红三叶混合青贮、添加红三叶有效物质对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78-12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78-80页 |
4.1.1 试验设计 | 第78-79页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79-80页 |
4.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80页 |
4.2 结果 | 第80-114页 |
4.2.1 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过程中发酵指标、蛋白降解和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80-91页 |
4.2.2 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对青贮饲料发酵指标、蛋白降解、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91-98页 |
4.2.3 紫花苜蓿单独及与红三叶混合青贮细菌菌群与蛋白降解 | 第98-111页 |
4.2.4 红三叶酶提取液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4.3 讨论 | 第114-121页 |
4.3.1 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过程中发酵指标、蛋白降解和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4.3.2 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对青贮饲料发酵指标、蛋白降解、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4.3.3 紫花苜蓿单独及与红三叶混合青贮细菌菌群与蛋白降解 | 第118-119页 |
4.3.4 红三叶酶提取液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4.4 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五章 与高丹草混贮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123-132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123-124页 |
5.1.1 试验地概况 | 第123页 |
5.1.2 试验设计 | 第123页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23-124页 |
5.2 结果 | 第124-130页 |
5.2.1 紫花苜蓿与高丹草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5.2.2 紫花苜蓿与高丹草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氮组分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5.2.3 紫花苜蓿与高丹草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蛋白组分的影响 | 第128-130页 |
5.3 讨论 | 第130-131页 |
5.4 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32-13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32-133页 |
6.2 创新点 | 第13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附录 | 第146-153页 |
附录一 非蛋白氮组分的测量方法 | 第146-149页 |
附录二 总氮的测量方法 | 第149-151页 |
附录三 蛋白组分(CNCPS)的测量方法 | 第151-153页 |
作者简介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