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逃税罪疑难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页
 (二)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第9-10页
 (三)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0-11页
一、逃税罪的内涵第11-20页
 (一) 逃税的概念第11-13页
  1.税收的起源第11-13页
  2.逃税的含义第13页
 (二) 逃税罪的概念第13-18页
  1.境外逃税罪刑事立法第13-16页
  2.我国逃税罪刑事立法第16-18页
 (三) 刑法修正案(七)关于逃税罪罪名修改的意义第18-20页
二、逃税罪的客观要件第20-29页
 (一) 逃税罪的违法行为与数额第20-21页
 (二) 逃税罪客观要件的利与弊第21-24页
 (三) 逃税罪客观要件的司法适用第24-29页
  1.犯罪手段的认定第24-25页
  2.应纳税额的认定第25-26页
  3.计算方式的认定第26-27页
  4.南昌“逃税罪”第一案解析第27-29页
三、逃税罪初犯的刑事责任第29-36页
 (一) 初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第29-32页
  1.初犯免责的对象第29-30页
  2.初犯免责的条件第30-31页
  3.初犯免责的期限第31页
  4.初犯免责的例外第31-32页
 (二) 初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认定第32-36页
  1.初犯免责的实施次数和金额的认定第32-33页
  2.行政处罚在初犯免责中的地位问题第33-36页
四、逃税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第36-43页
 (一) 逃税罪修改对税收行政执法的重要意义第36-38页
 (二) 逃税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第38-43页
  1.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的责任关系第38-39页
  2.税务机关与司法机关适用免责条款的制约关系第39-40页
  3.税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原则和对策第40-43页
五、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
下一篇: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