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3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 第13-18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裂解水产氢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1.2.2 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1.3 半导体光催化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 第18-20页 |
1.4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策略 | 第20-41页 |
1.4.1 染料敏化 | 第20-22页 |
1.4.2 金属离子掺杂 | 第22-24页 |
1.4.3 非金属离子掺杂 | 第24-25页 |
1.4.4 自掺杂 | 第25-26页 |
1.4.5 复合半导体 | 第26-35页 |
1.4.6 氧化钨光催化体系 | 第35-39页 |
1.4.7 氧化钨的制备方法 | 第39-41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41-43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4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第2章 TiO_2/WO_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3-63页 |
2.1 引言 | 第43-4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44-45页 |
2.2.2 具有分级结构TiO_2/WO_3球的制备 | 第45-46页 |
2.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6页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6-62页 |
2.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46-48页 |
2.3.2 催化剂的FE-SEM分析 | 第48-50页 |
2.3.3 催化剂的TEM&HRTEM分析 | 第50-51页 |
2.3.4 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51-53页 |
2.3.5 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2.3.6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54-58页 |
2.3.7 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8-61页 |
2.3.8 TiO_2/WO_3催化剂光催化机理研究 | 第61-6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3章 Bi_2O_3/WO_3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3-85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64-65页 |
3.2.2 具有分级结构Bi_2O_3/WO_3球的制备 | 第65-66页 |
3.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66页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6-83页 |
3.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66-67页 |
3.3.2 催化剂的FE-SEM分析 | 第67-69页 |
3.3.3 催化剂的TEM&HRTEM分析 | 第69-71页 |
3.3.4 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71-73页 |
3.3.5 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73-74页 |
3.3.6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74-77页 |
3.3.7 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77-81页 |
3.3.8 Bi_2O_3/WO_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 第81-8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4章 BiOCl/WO_3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85-107页 |
4.1 引言 | 第85-8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6-87页 |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86页 |
4.2.2 BiOCl/WO_3复合物的制备 | 第86-87页 |
4.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87页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7-105页 |
4.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87-88页 |
4.3.2 催化剂的FE-SEM分析 | 第88-90页 |
4.3.3 催化剂的TEM&HRTEM分析 | 第90-91页 |
4.3.4 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91-93页 |
4.3.5 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93-95页 |
4.3.6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95-99页 |
4.3.7 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99-103页 |
4.3.8 BiOCl/WO_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 第103-10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5章 Z-型Ag/AgCl/WO_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107-129页 |
5.1 引言 | 第107-10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8-109页 |
5.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108页 |
5.2.2 Ag/AgCl/WO_3复合物的制备 | 第108-109页 |
5.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109页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09-127页 |
5.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109-110页 |
5.3.2 催化剂的FE-SEM分析 | 第110-112页 |
5.3.3 催化剂的TEM&HRTEM分析 | 第112-113页 |
5.3.4 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113-116页 |
5.3.5 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116-117页 |
5.3.6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117-121页 |
5.3.7 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121-125页 |
5.3.8 Ag/AgCl/WO_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 第125-12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6章 总结 | 第129-133页 |
6.1 结论 | 第129-131页 |
6.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131页 |
6.3 展望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