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空间物理论文

基于轨道参数的热层大气密度反演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20-31页
    1.1 地球大气―楼‖层第20-21页
    1.2 热层大气的研究意义第21-23页
    1.3 大气模式的发展第23-27页
        1.3.1 标准大气第23-26页
        1.3.2 参考大气第26-27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28页
    1.5 热层密度数据来源第28-29页
    1.6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29-31页
第2章 利用轨道数据反演大气密度第31-47页
    2.1 概述第31-32页
    2.2 基本原理和方法第32-34页
    2.3 地固坐标到轨道坐标第34-35页
    2.4 轨道坐标到瞬时轨道根数第35-37页
    2.5 轨道坐标到平均轨道根数第37-39页
    2.6 反弹道系数的确定第39-40页
    2.7 大气密度反演结果验证第40-46页
        2.7.1 天宫一号反演结果第40-43页
        2.7.2 CHAMP反演结果第43-46页
    2.8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CHAMP和GRACE-A/B大气密度数据分析评估第47-67页
    3.1 概述第47-49页
    3.2 CHAMP密度数据分析第49-53页
    3.3 GRACE-A密度数据分析第53-54页
    3.4 GRACE-B密度数据分析第54-56页
    3.5 三颗卫星数据对比第56-60页
    3.6 比较与验证第60-64页
        3.6.1 相同条件下的验证第60-61页
        3.6.2 TLEs反演验证第61-64页
    3.7 数据应用处理第64-66页
    3.8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大气密度变化特征分析第67-100页
    4.1 大气密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第67-70页
    4.2 大气密度与太阳辐射指数第70-73页
    4.3 大气密度与地磁指数第73-80页
        4.3.1 大气密度与ap、Dst指数第73-75页
        4.3.2 暴时大气密度变化统计第75-80页
    4.4 磁暴期间大气密度的响应过程第80-95页
        4.4.1 2002年4月17日磁暴过程第80-82页
        4.4.2 2003年5月29日磁暴过程第82-85页
        4.4.3 2003年10月29日磁暴过程第85-88页
        4.4.4 2004年1月22日磁暴过程第88-91页
        4.4.5 2004年11月08日磁暴过程第91-95页
    4.5 大气密度的时空变化第95-99页
        4.5.1 大气密度整体分布特征第95-96页
        4.5.2 大气密度季节分布特征第96-99页
    4.6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5章 大气模式误差分析第100-108页
    5.1 模式误差随F10.7的变化第100-102页
    5.2 模式误差随地磁指数的变化第102-104页
    5.3 模式误差随地方时(STL)的变化第104-105页
    5.4 模式误差随纬度的变化第105-106页
    5.5 模式误差随季节的变化第106-107页
    5.6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6章 大气模式修正研究第108-123页
    6.1 平静期模式修正研究第108-115页
        6.1.1 平静期修正的意义第108-109页
        6.1.2 地磁平静期修正方法第109-111页
        6.1.3 修正结果验证第111-115页
    6.2 磁暴期的修正研究第115-122页
        6.2.1 磁暴期大气密度与Dst第115-118页
        6.2.2 磁暴期的修正初探第118-122页
    6.3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23-127页
    7.1 本文工作总结第123-125页
    7.2 展望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库姆塔格沙漠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研究
下一篇:两种致病菌细胞表面糖类抗原的全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