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1.2.1 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太阳能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4 复合热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23-2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复合热源蓄能空调系统构建与参数优化 | 第26-46页 |
2.1 复合热源蓄能空调系统构建 | 第26页 |
2.2 复合热源蓄能空调系统运行原理 | 第26-31页 |
2.2.1 系统主要运行模式 | 第27-31页 |
2.3 建筑对象介绍及负荷计算 | 第31-32页 |
2.4 复合热源蓄能空调系统参数优化 | 第32-45页 |
2.4.1 系统设计参数优化思路 | 第33-34页 |
2.4.2 系统设计参数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4-40页 |
2.4.3 系统设计参数优化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复合热源蓄能空调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第46-78页 |
3.1 系统主要设计参数确定 | 第46-56页 |
3.1.1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设计参数确定 | 第47-51页 |
3.1.2 水源热泵蒸发器设计参数确定 | 第51页 |
3.1.3 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冷凝器设计参数确定 | 第51-56页 |
3.2 系统主要部件模型建立 | 第56-75页 |
3.2.1 集热器模型建立 | 第56-58页 |
3.2.2 夜间蓄能装置模型建立 | 第58-60页 |
3.2.3 季节性蓄能装置模型建立 | 第60页 |
3.2.4 地板辐射模型建立 | 第60-61页 |
3.2.5 热泵系统模型建立 | 第61-7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4章 复合热源蓄能空调系统全年运行特性模拟分析 | 第78-100页 |
4.1 空气源双级耦合热泵系统中间水环温度优化 | 第78-88页 |
4.1.1 中间水环温度优化思路 | 第78-79页 |
4.1.2 水环温度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79-83页 |
4.1.3 水环温度优化结果分析 | 第83-88页 |
4.2 复合热源蓄能空调系统全年运行模拟 | 第88-96页 |
4.2.1 系统运行控制策略 | 第88-90页 |
4.2.2 全年运行性能分析 | 第90-96页 |
4.3 系统在其它典型地区的运行性能 | 第96-97页 |
4.4 复合热源蓄能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 | 第97-9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5.1 结论 | 第100-101页 |
5.2 课题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