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法制备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2.1 合成气甲烷化反应 | 第12-14页 |
2.1.1 甲烷化基本反应 | 第12页 |
2.1.2 甲烷化反应机理 | 第12-13页 |
2.1.3 甲烷化应用 | 第13-14页 |
2.2 SNG生产工艺 | 第14页 |
2.3 甲烷化催化剂 | 第14-22页 |
2.3.1 活性组分 | 第15页 |
2.3.2 载体 | 第15-16页 |
2.3.3 助剂 | 第16-17页 |
2.3.4 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2.3.5 催化剂失活 | 第19-20页 |
2.3.6 国内外甲烷化催化剂 | 第20-22页 |
2.4 甲烷化反应器及工艺 | 第22-29页 |
2.4.1 甲烷化反应器 | 第22页 |
2.4.2 甲烷化工艺 | 第22-29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29-36页 |
3.1 催化剂制备 | 第29-30页 |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9页 |
3.1.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9-30页 |
3.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0-32页 |
3.2.1 实验前准备 | 第30页 |
3.2.2 配制合成气 | 第30页 |
3.2.3 催化剂装填 | 第30-31页 |
3.2.4 催化剂还原 | 第31页 |
3.2.5 催化剂评价 | 第31-32页 |
3.3 产物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32-34页 |
3.3.1 产物分析 | 第32-33页 |
3.3.2 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3.4 催化剂表征 | 第34-36页 |
3.4.1 N_2低温吸附 | 第34页 |
3.4.2 H_2-TPR | 第34-35页 |
3.4.3 XRD | 第35页 |
3.4.4 TEM | 第35页 |
3.4.5 XPS | 第35-36页 |
第4章 溶剂对甲烷化催化剂的影响 | 第36-43页 |
4.1 催化剂制备 | 第36页 |
4.2 催化剂表征 | 第36-39页 |
4.2.1 N_2低温吸附 | 第36页 |
4.2.2 XRD | 第36-37页 |
4.2.3 TEM | 第37-38页 |
4.2.4 H_2-TPR | 第38-39页 |
4.2.5 CO-TPD | 第39页 |
4.3 活性评价 | 第39-40页 |
4.4 催化剂高温稳定性 | 第40-41页 |
4.5 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Zr、Ce双助剂甲烷化催化剂 | 第43-58页 |
5.1 ZrCe双助剂催化剂制备 | 第43页 |
5.2 催化剂表征 | 第43-51页 |
5.2.1 N_2低温吸附 | 第43-44页 |
5.2.2 XRD | 第44-45页 |
5.2.3 TEM | 第45-47页 |
5.2.4 H_2-TPR | 第47页 |
5.2.5 CO-TPD | 第47-50页 |
5.2.6 XPS | 第50-51页 |
5.3 活性评价 | 第51-53页 |
5.4 催化剂高温稳定性 | 第53-56页 |
5.5 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Zr、Sm双助剂甲烷化催化剂催化活性研究 | 第58-66页 |
6.1 Zr、Sm双助剂催化剂制备 | 第58页 |
6.2 催化剂表征 | 第58-61页 |
6.2.1 N_2低温吸附 | 第58-59页 |
6.2.2 XRD | 第59页 |
6.2.3 TEM | 第59页 |
6.2.4 H_2-TPR | 第59-60页 |
6.2.5 CO-TPD | 第60-61页 |
6.3 活性评价 | 第61-62页 |
6.4 催化剂高温稳定性 | 第62-65页 |
6.5 小结 | 第65-6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结论 | 第66页 |
7.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