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综述一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概述 | 第12-13页 |
1.1 抗雌激素类 | 第12页 |
1.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 第12-13页 |
1.3 孕激素 | 第13页 |
2. 类更年期综合征的西医认识及发病机制 | 第13-15页 |
2.1 类更年期综合征的西医认识 | 第13页 |
2.2 类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第13-15页 |
3. 西医对类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现状 | 第15-16页 |
3.1 近期表现的治疗 | 第15-16页 |
3.2 远期表现的防治 | 第16页 |
4. 问题与展望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综述二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20-28页 |
1. 乳腺癌的中医认识 | 第20页 |
2. 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 第20-21页 |
3. 类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施治 | 第21-23页 |
3.1 肝气郁结型 | 第21-22页 |
3.2 肾阴亏虚型 | 第22页 |
3.3 冲任失调型 | 第22-23页 |
3.4 脾虚湿滞型 | 第23页 |
3.5 营卫不和型 | 第23页 |
3.6 其他 | 第23页 |
4. 展望与不足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8-52页 |
前言 | 第28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8-29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28页 |
1.2 病例标准 | 第28-2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2.1 数据录入 | 第29页 |
2.2 数据规范 | 第29-30页 |
2.3 数据统计 | 第30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0-45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30-32页 |
3.2 中药相关信息 | 第32-36页 |
3.3 中药关联信息 | 第36-45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5-51页 |
4.1 一般资料 | 第45-46页 |
4.2 中药性味 | 第46-47页 |
4.3 归经与功效 | 第47页 |
4.4 中药关联 | 第47-49页 |
4.5 基础方提炼 | 第49-50页 |
4.6 加减变化 | 第50页 |
4.7 学术思想总结 | 第50-51页 |
4.8 问题与展望 | 第51页 |
5.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