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信道编码的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接入网安全性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信道编码及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研究第19-28页
    2.1 信道编码技术第19-20页
        2.1.1 Turbo编码第19页
        2.1.2 LDPC编码第19-20页
    2.2 光OFDM-PON系统基本原理第20-23页
        2.2.1 直接检测光OFDM第20-22页
        2.2.2 相干光OFDM第22-23页
    2.3 基于混沌加密的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研究第23-27页
        2.3.1 混沌映射第23-25页
        2.3.2 接入网物理层中基于混沌加密的安全性技术第25-26页
        2.3.3 方案设计思路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Turbo码的OFDM-PON物理层安全性增强方案第28-44页
    3.1 Turbo码编译码原理第28-33页
        3.1.1 Turbo码编码器第28-30页
        3.1.2 Turbo码译码器第30-33页
    3.2 基于Turbo码的OFDM-PON物理层安全性增强方案第33-35页
    3.3 Turbo码混沌交织器设计第35-40页
        3.3.1 布朗运动原理第35-37页
        3.3.2 混沌交织器设计第37-40页
    3.4 实验验证第40-43页
        3.4.1 平台搭建与参数设置第40-41页
        3.4.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基于Turbo网格编码调制的OFDM-PON物理层安全性增强方案第44-61页
    4.1 Turbo网格编码调制第44-48页
        4.1.1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第44-46页
        4.1.2 典型的TTCM方案第46-48页
    4.2 基于Turbo网格编码调制的加密方案第48-51页
        4.2.1 加密方案原理介绍第48-49页
        4.2.2 混沌Turbo网格编码调制编码器第49-50页
        4.2.3 混沌Turbo网格编码调制译码器第50-51页
    4.3 混沌Turbo网格编码交织器设计第51-55页
        4.3.1 传统的奇偶分组交织器第51-53页
        4.3.2 混沌交织器设计第53-55页
    4.4 实验验证第55-59页
        4.4.1 平台搭建与参数设置第55-57页
        4.4.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全文总结第61-62页
    5.2 未来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集成分类器的微博谣言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内存缓存系统在云平台下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