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地域性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第12-13页
        1.1.2 藏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藏区职业院校规划的现状第13-14页
    1.2 研究依据第14-16页
        1.2.1 藏族地区的地域环境特质第14-15页
        1.2.2 藏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地域价值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6-17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7页
    1.4 相关概念解析第17-20页
        1.4.1 康巴藏区第17-18页
        1.4.2 职业院校第18-19页
        1.4.3 地域性设计第19-20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3页
        1.5.1 关于职业院校规划设计的研究第20-21页
        1.5.2 关于康巴藏区建筑地域性的研究第21-22页
        1.5.3 关于康巴藏区职业院校发展建设现状的研究第22-23页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23-26页
        1.6.1 研究方法第23页
        1.6.2 研究框架第23-26页
第二章 康巴藏区的地域性特征第26-35页
    2.1 相关理论概述第26-29页
        2.1.1 地域与地域性第26页
        2.1.2 建筑语境下的地域性第26-29页
    2.2 康巴藏区的主要气候特征第29-31页
        2.2.1 高原季风环境第29页
        2.2.2 寒冷热工分区第29-30页
        2.2.3 日照辐射强烈第30-31页
    2.3 康巴藏区的整体地形地貌特征第31-32页
        2.3.1 河谷地貌用地稀缺第31-32页
        2.3.2 地势陡峭起伏剧烈第32页
    2.4 康巴藏区的特色人文环境特征第32-34页
        2.4.1 “因地制宜”的自然观第33页
        2.4.2 “中心围聚”的空间观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地域性规划设计的建构第35-56页
    3.1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的发展建设现状第35-38页
        3.1.1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的发展历程第35页
        3.1.2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的建设现状第35-37页
        3.1.3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的特色教育第37-38页
    3.2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地域性规划的在地借鉴第38-48页
        3.2.1 校园的聚落属性第39-40页
        3.2.2 康巴藏区传统民居聚落的地域契合性第40-47页
        3.2.3 康巴藏区传统民居聚落的规划启示第47-48页
    3.3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地域性规划的原则建构第48-53页
        3.3.1 职业院校规划的基本原则第49-51页
        3.3.2 适地性规划原则第51-52页
        3.3.3 可持续生长原则第52-53页
    3.4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地域性规划的策略建构第53-54页
        3.4.1 气候适应性规划第53-54页
        3.4.2 地形地貌适应性规划第54页
        3.4.3 人文环境适应性规划第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第56-71页
    4.1 总体规划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第56-62页
        4.1.1 规划选址的择优避害第56-57页
        4.1.2 规划景观的防风第57-60页
        4.1.3 规划组团的相对围合第60-62页
    4.2 功能分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第62-64页
        4.2.1 分级主要功能区的热舒适度需求第62页
        4.2.2 主要功能区的迎背风向选择第62-63页
        4.2.3 主要功能区的用地坡向布局第63-64页
    4.3 建筑单体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第64-70页
        4.3.1 建筑理想朝向选择第64-65页
        4.3.2 建筑体型系数控制第65-66页
        4.3.3 建筑平面被动保温第66-67页
        4.3.4 建筑热工构造做法第67-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地形地貌适应性规划设计第71-92页
    5.1 康巴藏区地形地貌的规划制约第71-73页
        5.1.1 可用地资源稀缺受限第71-72页
        5.1.2 功能分区用地匹配受限第72页
        5.1.3 交通组织便捷性受限第72-73页
        5.1.4 外部空间余地受限第73页
    5.2 适地集约的总体布局第73-79页
        5.2.1 有机生长的高效用地第73-76页
        5.2.2 提高用地使用强度第76-79页
    5.3 功能复合的规划模式第79-82页
        5.3.1 职业院校功能区的共享第79-80页
        5.3.2 职业院校功能区的复合第80-82页
    5.4 适地分区的交通组织第82-86页
        5.4.1 分区交通的必要性第82-83页
        5.4.2 分区交通的车行组织第83-85页
        5.4.3 分区交通的人行联系强化第85-86页
    5.5 外部空间的复合应对第86-91页
        5.5.1 外部空间的立体拓展第86-88页
        5.5.2 外部空间的融合渗透第88-90页
        5.5.3 外部空间的功能复合第90-91页
    5.6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人文环境适应性规划设计第92-106页
    6.1 康巴藏区职业院校人文环境的蕴育塑造第92-94页
        6.1.1 基于传统聚落文化的空间组织第92-93页
        6.1.2 基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审美意象第93页
        6.1.3 基于当地职业教育的特色价值第93-94页
    6.2 传统聚落空间文化的隐喻第94-95页
        6.2.1 跌宕错落的自然摹写第94页
        6.2.2 中心围聚的空间呼应第94-95页
    6.3 地域建筑审美意象的尊重第95-100页
        6.3.1 地域建筑色彩的选用第95-96页
        6.3.2 地域建筑装饰的演化第96-97页
        6.3.3 地域材料与做法的现代延续第97-100页
    6.4 特色职业教育专业的传承共享第100-105页
        6.4.1 特色职业教育专业的主要方向第100-101页
        6.4.2 特色职业教育专业的城校共享第101-102页
        6.4.3 文化展示类特色专业的城校共享规划设计第102-103页
        6.4.4 民生服务类特色专业的城校共享规划设计第103-105页
    6.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七章 昌都市职业教育园区规划设计项目实践第106-121页
    7.1 项目背景第106-108页
    7.2 地域性规划构思第108-110页
        7.2.1 气候环境特质第108-109页
        7.2.2 土地资源特质第109页
        7.2.3 本土文化特质第109-110页
    7.3 地域性规划理念第110-112页
        7.3.1 适地性的规划建构第110-111页
        7.3.2 集约性的功能组织第111页
        7.3.3 现代性的本土建筑第111-112页
    7.4 地域性规划设计第112-120页
        7.4.1 规划结构设计第112-113页
        7.4.2 功能分区设计第113-116页
        7.4.3 交通系统设计第116-118页
        7.4.4 绿化系统设计第118-119页
        7.4.5 建筑单体设计第119-120页
    7.5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结论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附件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大涡模拟的超高层建筑局部气动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