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1 小城镇的发展 | 第13页 |
1.1.2 代际交往的需要 | 第13-14页 |
1.1.3 特殊气候的影响 | 第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范围 | 第19-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范围 | 第20页 |
1.5 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1.5.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21页 |
1.5.2 环境行为理论 | 第21页 |
1.5.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1-22页 |
1.6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22-24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6.2 基本框架 | 第23-2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调研分析 | 第24-63页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第24-34页 |
2.1.1 寒地 | 第24页 |
2.1.2 小城镇 | 第24-25页 |
2.1.3 老幼群体 | 第25-26页 |
2.1.4 户外活动 | 第26页 |
2.1.5 户外活动空间及类型 | 第26-28页 |
2.1.6 老幼群体基本特征及户外活动关联性分析 | 第28-34页 |
2.2 调研对象 | 第34-36页 |
2.2.1 调研对象的选取原则 | 第34-35页 |
2.2.2 调研对象的确定 | 第35-36页 |
2.3 调研方法 | 第36-37页 |
2.3.1 实地观察法 | 第36页 |
2.3.2 问卷调查法 | 第36页 |
2.3.3 访谈法 | 第36-37页 |
2.4 调研现状及分析 | 第37-60页 |
2.4.1 东丰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调研分析 | 第37-45页 |
2.4.2 快大茂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调研分析 | 第45-52页 |
2.4.3 头道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调研分析 | 第52-56页 |
2.4.4 金厂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调研分析 | 第56-60页 |
2.5 寒地小城镇的特点 | 第60-61页 |
2.5.1 自然优势相对明显 | 第60页 |
2.5.2 人口流失相对严重 | 第60页 |
2.5.3 活动空间供需关系矛盾相对突出 | 第60-61页 |
2.6 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 | 第61-62页 |
2.6.1 空间组织不均衡 | 第61页 |
2.6.2 场地类型及景观元素单一 | 第61页 |
2.6.3 损坏及占用情况严重 | 第61-62页 |
2.6.4 气候因素考虑不足 | 第62页 |
2.6.5 缺乏无障碍设计 | 第6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3章 寒地小城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 第63-100页 |
3.1 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 第63-65页 |
3.1.1 寒地气候适应性原则 | 第63页 |
3.1.2 小城镇资源整合性原则 | 第63-64页 |
3.1.3 老幼群体行为兼容性原则 | 第64页 |
3.1.4 户外活动空间开放性原则 | 第64页 |
3.1.5 人文关怀性原则 | 第64-65页 |
3.2 寒地小城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场地设计策略 | 第65-78页 |
3.2.0 场地设计规划布局策略 | 第65-67页 |
3.2.1 场地设计区位选择策略 | 第67-69页 |
3.2.2 场地设计空间营造策略 | 第69-78页 |
3.3 寒地小城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 第78-96页 |
3.3.1 道路系统 | 第78-80页 |
3.3.2 植物绿化 | 第80-83页 |
3.3.3 水体景观 | 第83-86页 |
3.3.4 小品设施 | 第86-93页 |
3.3.5 其他要素 | 第93-96页 |
3.4 寒地小城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安全与维护策略 | 第96-98页 |
3.4.1 车辆管理 | 第96页 |
3.4.2 设备检查维护 | 第96页 |
3.4.3 场地清扫及维护 | 第96-97页 |
3.4.4 场地管理与维护 | 第97页 |
3.4.5 场地安全维护 | 第97-98页 |
3.5 寒地小城镇老幼群体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实施建议 | 第98-99页 |
3.5.1 发展趋势与观念创新 | 第98页 |
3.5.2 规划建设与管理创新 | 第98-99页 |
3.5.3 开发形式及机制创新 | 第99页 |
3.5.4 公众参与及管理创新 | 第9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4章 设计应用—以金厂镇镇中心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为例 | 第100-115页 |
4.1 项目背景及分析 | 第100-102页 |
4.1.1 区位及环境概况 | 第100-101页 |
4.1.2 场地现状概况 | 第101页 |
4.1.3 老幼群体活动现状及诉求分析 | 第101-102页 |
4.2 设计构思 | 第102-103页 |
4.2.1 设计理念 | 第102-103页 |
4.2.2 灵感来源 | 第103页 |
4.3 场地规划 | 第103-106页 |
4.3.1 场地分析 | 第103-104页 |
4.3.2 设计推敲 | 第104-105页 |
4.3.3 总体布局 | 第105-106页 |
4.4 功能布局 | 第106-111页 |
4.4.1 综合广场区域 | 第106-107页 |
4.4.2 活动健身区域 | 第107-108页 |
4.4.3 喷泉广场区域 | 第108-109页 |
4.4.4 休闲绿地区域 | 第109-110页 |
4.4.5 康复训练区域 | 第110页 |
4.4.6 冬季热力小屋 | 第110-111页 |
4.5 景观要素设计 | 第111-113页 |
4.5.1 道路设计 | 第111-112页 |
4.5.2 地形处理 | 第112页 |
4.5.3 绿化设计 | 第112-113页 |
4.5.4 小品设计 | 第113页 |
4.6 案例总结 | 第113-11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结论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图片索引 | 第121-126页 |
图表索引 | 第126-127页 |
附录:《寒地小城镇户外活动空间》观察记录 | 第127-128页 |
附录:《寒地小城镇户外活动空间》满意度调查 | 第128-1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