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分析理论的微电网规划综合评价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微网规划研究成果 | 第11-14页 |
1.2.1 微网规划主要内容及相应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微网规划软件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1.3 微网规划评价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1.4 情景分析理论研究成果及适用范围 | 第15-16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微电网相关技术及评价方法概述 | 第17-36页 |
2.1 微网概念及几种典型结构 | 第17-19页 |
2.2 微网相关技术简介 | 第19-22页 |
2.2.1 运行与控制策略 | 第19-20页 |
2.2.2 保护技术 | 第20页 |
2.2.3 储能技术 | 第20-21页 |
2.2.4 发电技术 | 第21-22页 |
2.3 评价方法概述 | 第22-28页 |
2.3.1 层次分析法 | 第22-25页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5-28页 |
2.3.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第28页 |
2.3.4 德尔菲法 | 第28页 |
2.3.5 粗糙集法 | 第28页 |
2.4 微电网传统评价指标 | 第28-32页 |
2.4.1 微网获益主体指标 | 第28-30页 |
2.4.2 微网内部构成指标 | 第30-32页 |
2.5 情景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2.5.1 情景分析方法简介 | 第32-33页 |
2.5.2 情景分析方法的技术构成 | 第33页 |
2.5.3 情景分析的逻辑结构 | 第33-34页 |
2.5.4 情景分析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 第34页 |
2.5.5 情景分析方法特点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微电网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6-51页 |
3.1 网架结构指标的提出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41页 |
3.1.1 微网规划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7-38页 |
3.1.2 网架结构指标的提出 | 第38-40页 |
3.1.3 微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1页 |
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 | 第41-43页 |
3.2.1 权重的求取 | 第41-42页 |
3.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 | 第42-43页 |
3.3 微网规划评价总体流程 | 第43-44页 |
3.4 算例仿真 | 第44-50页 |
3.4.1 评价过程 | 第44-49页 |
3.4.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基于情景分析理论的微网规划综合评价 | 第51-59页 |
4.1 情景分析法多场景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4.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52页 |
4.1.2 初始概率的求取 | 第52-53页 |
4.1.3 模拟概率的求取 | 第53-54页 |
4.1.4 场景的生成及场景概率的求取 | 第54-55页 |
4.2 情景分析理论在微网规划评价中的应用 | 第55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5-57页 |
4.3.1 算例描述和场景设置 | 第55-57页 |
4.3.2 动态微网规划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