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可重构天线的研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频率可重构天线发展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1.3.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天线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2.3 天线参数 | 第20-25页 |
2.3.1 反射系数和驻波比 | 第20-21页 |
2.3.2 天线的方向图及方向性系数 | 第21-22页 |
2.3.3 输入阻抗 | 第22-23页 |
2.3.4 天线的效率 | 第23-24页 |
2.3.5 天线的增益 | 第24页 |
2.3.6 天线的极化 | 第24-25页 |
2.3.7 天线的频带宽度 | 第25页 |
2.4 电磁仿真软件及有限元法简介 | 第25-27页 |
2.5 总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阻带可调的超宽带频率可重构天线设计 | 第28-43页 |
3.1 简介 | 第28页 |
3.2 天线的设计 | 第28-29页 |
3.3 PIN二极管——MA4AGBLP912 | 第29-30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4.1 模式 1 | 第30-32页 |
3.4.2 模式 2 | 第32-33页 |
3.4.3 模式 3 | 第33-35页 |
3.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3.5.1 天线的驻波比 | 第35-37页 |
3.5.2 天线的增益 | 第37-38页 |
3.5.3 辐射方向图 | 第38-42页 |
3.6 总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超宽带阻带频率可重构平面天线 | 第43-60页 |
4.1 简介 | 第43页 |
4.2 天线的设计 | 第43-45页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4.3.1 模式 1 | 第45-47页 |
4.3.2 模式 2 | 第47-48页 |
4.3.3 模式 3 | 第48-51页 |
4.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1-59页 |
4.4.1 驻波比 | 第51-53页 |
4.4.2 天线增益 | 第53-54页 |
4.4.3 辐射方向图 | 第54-59页 |
4.5 总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0-62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0页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硕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